与手有关的成语
手有关的成语数量众多,它们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与手有关的成语及其详细解释:
序号 | 成语 | 释义 | 例句 |
---|---|---|---|
1 | 手不释卷 | 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 他一生手不释卷,最终成为了一位博学的学者。 |
2 | 手到擒来 | 原指作战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捉拿过来,后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费力就做好了。 | 对于这位经验丰富的侦探来说,破解这个案件简直是手到擒来。 |
3 | 手疾眼快 | 形容机灵敏捷。 | 他手疾眼快地接住了即将掉落的杯子。 |
4 | 手挥目送 | 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做,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 | 书法家手挥目送,笔下生辉,一幅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
5 | 手舞足蹈 | 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听到好消息,他高兴得手舞足蹈。 |
6 | 手足无措 | 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 突然被提问,他一时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回答。 |
7 | 手足之情 |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 他们虽不是亲兄弟,但手足之情却比亲兄弟还要深。 |
8 | 举手之劳 | 一动手就能办到的一点劳动,比喻事情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 这只是举手之劳,但他还是欣然答应了。 |
9 | 举手投足 | 一抬手,一动脚,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 她举手投足间都透露出优雅的气质。 |
10 | 拍手称快 | 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 看到恶人受到惩罚,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
11 | 拳不离手 | 拳:拳术,泛指经常练习某种技能或功夫。 | 他每天坚持练习,真正做到了拳不离手。 |
12 | 大显身手 | 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 在这次比赛中,他终于有机会大显身手了。 |
13 | 游手好闲 | 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 他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
14 | 炙手可热 |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 他在公司里炙手可热,无人敢得罪。 |
15 | 心灵手巧 | 心和手都非常灵巧,形容能工巧匠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的独特能力。 | 她心灵手巧,制作的手工艺品总是栩栩如生。 |
16 | 信手拈来 | 随手拿来,多形容说话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例证丰富;选用时显得轻松自如;不必费心寻找。 | 他文学素养深厚,写文章时总能信手拈来各种典故。 |
17 | 垂手可得 | 形容得来毫不费力气。 | 这份工作对他来说简直是垂手可得。 |
18 | 一手遮天 |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 他试图一手遮天,掩盖自己的罪行,但最终还是被发现了。 |
19 | 无所措手足 | 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一时无所措手足。 |
20 | 妙手回春 | 指医生医术高明。 | 经过他的治疗,病人终于妙手回春了。 |
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深刻反映了人们对手的动作、功能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态度的深刻认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成语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FAQs
Q1:如何正确使用“手不释卷”这个成语? A1:“手不释卷”通常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书本不离手的状态,使用时,可以将其作为谓语或定语,“他一生手不释卷,学识渊博。”或者“那位手不释卷的学者,总是沉浸在书海中。”
Q2:为什么“炙手可热”常用来形容权势或人气? A2:“炙手可热”原意是指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形容温度极高,后来引申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这个成语之所以常用来形容权势或人气,是因为它形象地表达了一种“热得发烫”、“难以触及”的状态,与权势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