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二虎之力是成语吗
牛二虎之力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花费了极大的力气或力量,这个成语源自元代郑德辉的《三战吕布》楔子,其中提到:“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某人拥有巨大的力量,如同九头牛和两只老虎加起来的力气一样。
九牛二虎之力的含义与用法
“九牛二虎之力”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九头牛与两只虎的力气相加,用来比喻其力大不可挡,它常用于描述完成某件事情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或力量,通常带有一种夸张和强调的意味,在形容某人费尽周折才完成一项任务时,可以说“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这项工作”。
成语的结构与特点
从结构上看,“九牛二虎之力”是一个偏正式的短语,九牛二虎”作为定语修饰“力”,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意义,这个成语不是简单的四个字,而是包含了更多的字数,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一个成语的地位,在汉语中,成语的长度并不固定,有的四字成语如“画龙点睛”,也有多字成语如“百思不得其解”等。
成语的来源与演变
“九牛二虎之力”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和民间传说。“九牛”一词可能源于《列子·仲尼》中的记载:“吾之力者,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这句话形容了某人的力量之大,能够拖动九头牛的尾巴,而“二虎”则可能指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力士管庄子刺二虎的故事,这一故事被记载在《战国策·秦策二》中,后来,人们将这两个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了“九牛二虎之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极大的力量或努力。
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九牛二虎之力”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它不仅可以用来形容物理上的力量,还可以用来形容精神上、情感上或智力上的巨大投入,在描述某人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而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时,可以说“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实现这个梦想”,这个成语还可以用于夸张和强调某种程度之高,如“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这份工作”。
相关成语与对比
与“九牛二虎之力”相近的成语有“竭尽全力”、“全力以赴”等,它们都表示用尽全部力量去做某件事。“九牛二虎之力”更侧重于形容力量的巨大和付出的努力之多,带有一种夸张和形象化的意味,相比之下,“竭尽全力”和“全力以赴”则更注重于表达一种态度和决心。
“九牛二虎之力”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花费了极大的力气或力量,它源自古代文献和民间传说,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成为了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之一,这个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还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人们为了达成目标而付出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