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享发现 > 大器晚成成语

大器晚成成语

shiwaishuzidu2025年07月09日 22:50:57分享发现68

大器晚成”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拼音为“dà qì wǎn chéng”,出自《老子》四十二章中的“大方无隅,大器晚成”,该成语原意是指铸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钟)越晚成型,后来引申为比喻有大才的人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炼和积累,才能成就大事或达到较高的境界,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虽然起步较晚,但最终能够取得显著成就的人。

大器晚成成语

基本信息

项目 详情
拼音 dà qì wǎn chéng
注音
结构 主谓式成语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年纪大才成才
近义词 后生可畏
反义词 不堪造就、冥顽不灵、小时了了、初露锋芒

成语出处与典故

“大器晚成”最早见于《老子》第四十二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最大的方形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皿最后完成,最大的声音听不到,最大的形象没有形状,这里用“大器晚成”来比喻人的才华和能力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才能显现出来。

大器晚成”的典故,有一个与东汉末年的崔琰和他的堂弟崔林相关的故事,崔琰年轻时喜欢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和《韩诗》,通过刻苦学习逐渐成为袁绍的谋士,后来他跟随曹操,为曹操出谋划策,崔琰有一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但崔琰却很器重他,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后来,崔林果然当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验证了崔琰的预言。

成语寓意与启示

“大器晚成”这个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才华和能力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展现出来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磨炼和沉淀,对于那些年少时未能崭露头角的人来说,不必过于沮丧和焦虑,因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追求,总有一天会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

“大器晚成”也提醒我们,不要轻视那些起步较晚或暂时默默无闻的人,他们可能正处在积累和磨炼的阶段,未来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个人,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支持。

大器晚成成语

成语在现代语境中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大器晚成”这个成语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可以用来鼓励那些在事业上起步较晚或暂时遇到挫折的人,让他们保持信心和毅力,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它也可以用来评价那些经过长时间积累和磨炼后终于取得显著成就的人,肯定他们的努力和付出。

“大器晚成”还可以作为一种人生哲学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它提醒我们不要急于求成或盲目攀比,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节奏来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相关问答FAQs

问1:有哪些名人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

答: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姜子牙在80岁时才遇到周文王并被重用;齐白石在年轻时并未显示出特别的绘画天赋,但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最终成为一代国画大师;还有著名作家余华也是在中年之后才凭借《活着》等作品走红文坛,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大器晚成”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大器晚成成语

问2:如何理解“大器晚成”与“年轻有为”之间的关系?

答:“大器晚成”与“年轻有为”并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描述了两种不同的成功路径和时间节点。“年轻有为”指的是在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能力并取得显著成就的人;而“大器晚成”则是指那些经过长时间积累和磨炼后在较晚的时候才取得成功的人,两者各有千秋,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和评价,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每个人的成长轨迹和成功路径都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尊重并欣赏每一种努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uzidu.com/fenxiangfaxian/3493.html

分享给朋友:

“大器晚成成语” 的相关文章

赞美老师的成语

赞美老师的成语

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老师们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学生们前行的道路,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以身作则,用自身的品德和智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表达对老师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的敬意,中华文化中孕育出了许多赞美老师的成语,这些成语如同珍珠般散落在语言的宝...

什么而不什么四字成语

什么而不什么四字成语

汉语成语中,“什么而不什么”的结构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生活智慧,它们以简洁的四字形式,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态度或行为准则,以下是一些符合这一结构的四字成语及其详细解释: 成语 释义 出处 华而不实 意思...

踩着麻绳当蛇 大惊小怪

踩着麻绳当蛇 大惊小怪

一场虚惊背后的生活哲理 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看似惊险实则荒诞的场景,“踩着麻绳当蛇——大惊小怪”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幕,想象一下,在某个静谧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乡间小径,一位行者匆匆赶路,突然,脚下似有异物蠕动,定睛一看,原来...

鞭杆当笛吹 没眼儿

鞭杆当笛吹 没眼儿

杆当笛吹——没眼儿,这句歇后语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某些行为或事物缺乏关键要素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特质,以下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类别 解读 示例 字面含义 鞭杆通常为实心,无孔洞(即“没眼儿”),无法像...

暗地里使绊子 蔫儿坏

暗地里使绊子 蔫儿坏

生活的舞台上,有些人的行为就像一场悄无声息的“暗战”,他们不张扬、不吵闹,却在暗地里使绊子,这种人往往被形容为“蔫儿坏”,他们如同隐匿在草丛中的蛇,看似平静无害,却随时可能给旁人致命一击。 “蔫儿坏”者的典型表现 表现类型...

棒槌里插针 粗中有细

棒槌里插针 粗中有细

槌里插针——粗中有细,这句歇后语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生活中一种看似矛盾却和谐统一的现象:在粗犷或不经意的表象之下,往往隐藏着细腻与精巧,它不仅是语言的智慧结晶,更是对人性、性格乃至生活哲学的一种深刻洞察。 棒槌里插针的意象解析 “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