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虞我诈成语
尔虞我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ěr yú wǒ zhà,其具体含义、出处、用法等如下表所示: | 项目 | 详情 | | --| --| | 拼音 | ěr yú wǒ zhà | | 含义 | 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互不信任,形容人际间的钩心斗角。 | | 出处 |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原为楚国与宋国盟誓时表达相互信任的语句,后演变为形容相互欺骗的贬义成语。 | | 用法 | 联合式结构,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来形容彼此互相玩弄。 | | 近义词 | 明争暗斗、勾心斗角、尔诈我虞等。 | | 反义词 | 推心置腹、坦诚相见、披肝沥胆、肝胆相照、相安无事等。 |
该成语源自春秋时期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故意不向宋国借路以激怒宋国,申舟明知危险仍遵命前行,最终被宋国处死,楚庄王借此围攻宋国,久攻不下之际,宋国将领华元潜入楚营,以“易子而食,析骸以爨”的惨状促使楚军退兵三十里,两国盟誓时虽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之约,但实则双方均怀戒心,此成语便由此演变而来,用以形容这种表面盟誓而实际互相欺骗、互不信任的情景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