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享发现 > 香的成语

香的成语

shiwaishuzidu2025年07月19日 06:07:02分享发现37

的成语,作为汉语中独特的语言现象,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这些成语大多以“香”字为核心,通过不同的搭配与组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表达方式,它们或描绘自然美景,或形容人的美好品质,或借物喻人,寓意深远。

香的成语

香的成语

序号 成语 解释及示例
1 古色古香 形容器物、书画等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如:“这座园林设计古色古香,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2 国色天香 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多形容女子容貌极美,如:“她身着华丽服饰,国色天香,令人瞩目。”
3 鸟语花香 鸟儿啼叫,花儿喷香,形容美好的景色,如:“春天来了,公园里鸟语花香,一片生机勃勃。”
4 书香门第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如:“他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5 暗香疏影 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常用来形容梅花,如:“寒夜中,暗香疏影,梅花独自绽放,散发着清幽的香气。”
6 春暖花香 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如:“春暖花香时节,我们一家出游,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7 怜香惜玉 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怜爱,如:“他对待女友总是怜香惜玉,呵护备至。”
8 香消玉殒 比喻美女夭亡,如:“红颜薄命,她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了。”
9 桂子飘香 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如:“金秋时节,桂子飘香,整个小镇都沉浸在甜美的气息中。”
10 世代书香 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如:“他们家族世代书香,人才辈出。”
11 香火因缘 指彼此契合,常用于佛教语境,如:“他们二人因共同的信仰而结下香火因缘。”
12 香车宝马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形容考究的车骑,如:“婚礼当天,香车宝马络绎不绝,场面十分壮观。”
13 香花供养 原为佛家语,指用香和花供养,后比喻虔诚的敬礼,如:“信徒们手持香花供养,表达对佛祖的虔诚。”
14 焚香礼拜 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如:“每逢初一十五,他都要去庙里焚香礼拜。”
15 软玉温香 旧小说形容女子的身体,如:“她肌肤胜雪,软玉温香,令人心生怜爱。”
16 班香宋艳 泛称辞赋之美者,如:“这篇文章文采斐然,班香宋艳,令人叹为观止。”
17 齿颊生香 形容谈及之事使人产生美感,如:“他讲述的故事生动有趣,令人齿颊生香。”
18 香象渡河 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如:“大师的讲解如香象渡河,深入浅出,令人豁然开朗。”
19 馨香祷祝 指烧着香虔诚地向神或佛祈祷祝愿,如:“她跪在佛前,馨香祷祝,希望家人平安健康。”
20 红袖添香 指美女伴读,如:“书房内,红袖添香,他专心致志地读书写作。”

以下是关于香的成语的相关问答FAQs:

问题一:如何正确使用“香消玉殒”这个成语? :“香消玉殒”通常用于形容年轻美丽的女子不幸早逝或遭遇不幸而亡,使用时应注意语境,一般带有惋惜、哀悼的情感色彩。“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子英年早逝,真是令人叹息不已,香消玉殒。”

香的成语

问题二:“书香门第”和“书香世家”有何区别? :“书香门第”和“书香世家”都指世代读书的家庭,但“书香门第”更侧重于描述家庭的文化底蕴和氛围,强调家庭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而“书香世家”则更侧重于家族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和学术成就,强调家族的整体性和历史传承性,在实际使用中,两者可以互换,但根据具体语境选择会更贴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uzidu.com/fenxiangfaxian/6487.html

分享给朋友:

“香的成语” 的相关文章

高兴的四字成语

高兴的四字成语

序号 成语 释义 1 心花怒放 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的样子。 2 眉开眼笑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3 喜上眉梢 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

虎的成语

虎的成语

,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其形象在成语中屡见不鲜,这些成语不仅描绘了虎的威猛与力量,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虎的成语及其详细解释: 序号 成语 解释 1 虎视眈眈 像老虎那...

盲棋打一成语

盲棋打一成语

猜谜的世界里,每一个字词都仿佛是一个神秘的密码,等待着我们去解读,让我们聚焦于一个独特的谜面——“盲棋”,来探寻它背后隐藏的成语奥秘。 谜面 打一成语 盲棋 下落不明 “盲棋”这一谜面,初看...

寓言故事的成语

寓言故事的成语

故事的成语,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不仅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哲思,还以其独特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弱点、社会的复杂以及生活的道理,以下是一些源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及其详细解释: 序号 成语 出处及故事简述 寓意及现代应用...

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

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

巴打手势这一行为,蕴含着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在猜成语的情境中,它可能指向两个不同的答案:不言而喻和指手画脚,以下将对这两个成语进行详细解析: 成语 解释 出处 不言而喻 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

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

古老的东方,寺庙的钟声总是能穿透晨雾,回荡在山谷之间,和尚们日复一日地念诵着经文,那低沉而悠扬的声音,仿佛能洗净尘世的喧嚣,有句俗语却道出了其中的微妙——“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短短七个字,如同一把锐利的剑,直指某些形式主义背后的空洞与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