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开头的四字成语
成语 | 释义 | 出处 | 例句 |
---|---|---|---|
方兴未艾 |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 《左传·哀公十二年》 |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方兴未艾。 |
方寸之地 | 方寸:指心,原指人心,后也用来指代很小的地方。 | 《列子·仲尼》 | 在这方寸之地的书房中,他潜心钻研学问,终有所成。 |
方枘圆凿 | 枘:榫头;凿:榫眼,方形的榫头,圆形的榫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 | 《楚辞·九辩》 | 他们两人的性格和观念截然不同,在一起合作时常常觉得方枘圆凿,难以协调。 |
方正不阿 | 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谄媚,形容人为人正直,不阿谀奉承。 | 《明史·王徽传》 | 海瑞一生方正不阿,不畏权贵,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 |
方便之门 | 方便:本为佛教语,指用灵活的方式劝人信佛,后引申为给人以便利,指给人便利的门路。 | 《法华经·方便品》 | 社区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为居民们打开了方便之门。 |
方寸已乱 | 方寸:指心,心已经乱了,形容心神不安,思绪纷乱。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 得知家人遭遇意外的消息后,他顿时方寸已乱,不知所措。 |
方领矩步 |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也可借指儒生。 | 《隋书·儒林传序》 | 那位老先生身着长袍马褂,方领矩步,颇有古儒风范。 |
方外之人 | 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多指僧道等出家人。 | 《庄子·大宗师》 | 他看破红尘,隐居山林,做了一名方外之人。 |
方凿圆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形的榫眼,圆形的榫头,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 《楚辞·九辩》 | 这两个方案在理念上存在根本差异,就像方凿圆枘一样无法融合。 |
方寸不乱 | 方寸:指心,心绪不乱,形容人在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 |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 面对突发的火灾,他方寸不乱,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并 |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