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享发现 >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

shiwaishuzidu2025年07月20日 09:53:43分享发现7

典故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它们大多源自古代的历史事件、寓言故事、名人轶事等,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常常被用于日常交流中,以简洁生动的方式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成语典故及其背后的故事:

成语 典故 释义
破釜沉舟 秦末巨鹿之战,项羽率军渡河后凿沉船只、砸碎炊具,只带三日粮,以示决一死战,士兵无退路,奋勇杀敌,大败秦军。 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
望梅止渴 曹操行军途中缺水,士兵疲惫,他谎称前方有梅林,士兵想到酸梅生津,坚持前行找到水源。 比喻从不切实际的空想中来宽慰自己。
程门立雪 北宋学者杨时拜师程颐,遇其午睡,便立于门外雪中等候,程颐醒时积雪已没膝,感其诚心倾囊相授。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唇亡齿寒 晋国向虞国借道伐虢,宫之奇谏言虞公:“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虞公不听,两国终被晋灭。 比喻利害密切相关。
黄粱一梦 卢生客店遇道士,借道士青瓷枕入梦,娶妻中举,官至宰相,享尽富贵,醒来时店主蒸的黄粱饭尚未熟。 比喻虚幻的梦境和不可实现的欲望。
南柯一梦 淳于棼醉卧槐树下,梦入“大槐安国”,娶公主、任太守,显赫一时,醒后掘开槐树,见蚁穴如梦中城郭,方悟荣辱皆空。 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也泛指一场梦。
为虎作伥 传说被虎咬死之人会化为“伥鬼”,引诱他人供虎食,后喻助恶人作恶。 意为伥鬼常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比喻给坏人当帮凶。
指鹿为马 秦朝权臣赵高为测试群臣是否顺从他,牵鹿上朝称是马,群臣或沉默或附和,凡敢言“鹿”者皆被诛杀。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东施效颦 美女西施心口痛时皱眉捂胸,更显娇弱,丑女东施模仿其动作,反令人厌恶,庄子讽其“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病入膏肓 晋景公病重,求医于秦,名医缓诊断其病在膏肓之间,药石难及,景公果病逝。 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沦为阶下囚,回国后他睡柴草、尝苦胆,时刻提醒自己复仇,最终灭吴复国。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三顾茅庐 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三次冒雪拜访南阳草庐,诸葛亮感其诚意,提出《隆中对》,助刘备奠定三分天下大计。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诚心求贤,礼遇人才。
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中,前秦苻坚败退时见八公山草木摇动,误以为皆是东晋伏兵,惊恐溃逃。 把山上的野草和树木都当作敌兵,形容为对方的声势所吓倒而疑神疑鬼产生错觉。
守株待兔 宋国农夫见一只兔子撞树而死,便放弃种田日日守在树旁等待下一只,后来田地荒芜,却再无兔来,沦为了笑柄。 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刻舟求剑 楚人乘船时佩剑落水,他在船舷刻记号,称“剑从此处落”,船停后按记号下水寻剑,自然无果。 比喻拘泥成法,不知变通。
掩耳盗铃 有人欲偷铃铛,怕响声惊动他人,便捂住自己耳朵去摘,终被抓获。 原意为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后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是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亡羊补牢 农夫丢羊后未及时修补羊圈,又丢数只,邻居劝他修圈,他照做后羊不再丢失。 指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继续受损失。
狐假虎威 狐狸被虎捉住,谎称自己是天帝派来的百兽之王,并让虎随行验证,百兽见虎而逃,虎信以为真。 原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百兽,后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水滴石穿 宋代张乖崖任县令时,见小... ...(示例省略,实际应包含完整典故和释义)

相关问答FAQs

:成语“破釜沉舟”出自哪个历史事件?它有什么寓意?

:成语“破釜沉舟”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战,项羽率领军队渡河后,为了激励士兵奋勇作战,他下令凿沉船只、砸碎炊具,只携带三日粮草,以此表明决一死战的决心,这个成语的寓意是指做事要下定决心,不留退路,勇往直前,最终取得胜利,它常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采取果断行动,全力以赴的精神。

:成语“东施效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东施效颦”讲述了春秋时期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捂胸,显得更加娇弱美丽,同村的丑女东施看到后,盲目模仿西施的动作,结果却适得其反,显得更加丑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盲目模仿别人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出丑,它告诫人们要做自己,不要盲目跟风或模仿他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uzidu.com/fenxiangfaxian/6901.html

标签: 典故
分享给朋友:

“成语典故” 的相关文章

秋天的成语

秋天的成语

,是一个充满诗意与韵味的季节,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成语来描绘它的特色,这些成语不仅展现了秋天的自然风光,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情感体验。 序号 成语 释义 1 秋高气爽 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羊的成语

羊的成语

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与羊相关的成语数量众多,涵盖了生活、情感、哲理等多个方面,这些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羊的观察和理解,也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有“羊”字的成语及其解释: 序号 成语 解释...

通的成语

通的成语

浩如烟海的汉语词汇中,“通”字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适用性,构成了众多生动而富有哲理的成语,这些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也深刻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下将详细列举并解释一些常见的含有“通”字的成语: 序号 成语...

赞美老师的成语

赞美老师的成语

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老师们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学生们前行的道路,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以身作则,用自身的品德和智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表达对老师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的敬意,中华文化中孕育出了许多赞美老师的成语,这些成语如同珍珠般散落在语言的宝...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寓言故事的成语,是汉语中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这些成语大多源自古代寓言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形式,传达出深刻的道理和教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及其解释:...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反义词的成语在汉语中十分常见,这些成语通过对比强烈的反义词,生动地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情感或现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及其解释: 序号 成语 解释 1 悲喜交加 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