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
农林大学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具有鲜明农林特色和深厚学术底蕴的高等院校,以下是对该校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
学校概况:浙江农林大学(Zhejiang A&F University),简称“浙农林大”,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经过多次合并与更名,2010年正式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
-
地理位置:学校有东湖、衣锦、诸暨3个校区,占地面积3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1.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超6亿元。
-
院系设置:截至2025年1月,学校设有20个学院(部),包括1个独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开设63个本科专业。
-
学科建设: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2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新工科项目2个,国家新农科项目5个,国家新文科项目1个,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专业7个。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6人,国家级人才40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2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人。
教学成果
近年来,学校获得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9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89门,省级精品课程4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30门,省级虚拟仿真项目认定4门,立项31门。
科研实力
学校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3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6项,学校还拥有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省部级创新平台,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校园文化
浙江农林大学坚持生态育人理念,全面实施“生态育人 育生态人”工程,校园环境优美,被誉为“浙江省高校校园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被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与多个省份的县市区开展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合作,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
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英国、美国、加拿大等27个国家(地区)的10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以下是关于浙江农林大学的FAQs:
-
问:浙江农林大学的前身是什么?
答:浙江农林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天目林学院,经过多次合并与更名,最终在2010年定名为浙江农林大学。
-
问:浙江农林大学有哪些国家级特色专业?
答:浙江农林大学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具体名单可能会根据学校的安排有所变动,建议直接联系学校或访问学校官网获取最新信息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