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中医药特色的高等院校,以下是对该校的详细介绍:
学校概况
-
基本信息:陕西中医药大学简称“陕中大”,坐落于陕西省咸阳市,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也是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以及国家“一流专业”和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发展历程: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历经多次更名与发展,1961年迁至古都咸阳,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授权单位,2015年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
-
办学规模: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南北两个校区,总面积约86万平方米;设有15个教学单位;有教职员工50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专任教师1204人;全日制在校生16809人。
学科专业
-
学科设置:学校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5个,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6个,中医学连续两轮入选陕西省“双一流”培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
专业设置:开设26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文、管等多个学科门类,中医学、中药学是国家特色专业,此外还有针灸推拿学、中医康复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等专业。
-
学位点情况:拥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其中不乏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知名专家,现有教职员工50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1204人,中副高以上职称736人;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050名、博士生导师63名、兼职博士生导师43名、博士后导师8名,现有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3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教学名师3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等11人,其他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入选者160人次。
教学科研
-
教学成果:学校在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
-
科研平台:建有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全国首个中医药领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西北首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项目等一批全国全省首批和唯一的中医药科研平台基地。
-
科研项目与成果:近5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纵向项目1000余项,获国家科学奖励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4项。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开拓海外,在国内率先大规模开展“院校+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医人才培养范式,建校70余年来,培育了以国医大师张学文、郭诚杰、雷忠义、杨震等为代表的12万余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校园文化
学校坚持“文化铸校”战略,将孙思邈“大医精诚”医德思想、延安精神等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精心打造了多个文化品牌,如“文艺百花奖”汇演、大学生辩论赛等。
对外合作与交流
学校是全国最早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高校之一,先后同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9个国家和地区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为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300多名中医药人才,还在多个国家成立了中医药医疗中心,设立了丝绸之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英国工作站等。
就业情况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第三方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满意度连续3年达到95%以上。
FAQs
-
陕西中医药大学的优势学科有哪些?
陕西中医药大学的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中医药领域,如中医学、中药学等,中医学连续两轮入选陕西省“双一流”培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还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5个。
-
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高吗?
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因省份、科类和专业而异,作为一所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学科特色的医科大学,其录取分数线在同类院校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具体分数线可关注学校官方网站或所在省份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