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
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其前身为1944年成立的英文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学术积淀,作为国内顶尖的英语学院之一,北外英语学院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以“知周中外,道济天下”为院训,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英语人才。
历史沿革与发展
时间节点 | 事件 |
---|---|
1944年 | 延安军委俄文学校改名为外国语学校,同时增设英文系。 |
1948年 | 外事学校成立,并于1949年迁入北京,改为外国语学校,初大告任英文部主任。 |
1950年 | 许国璋、周珏良等名师到英文部任教。 |
1978年 | 恢复招收研究生。 |
1981年 | 获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
2001年 | 原英语系与外交学系联合组建英语学院。 |
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
英语学院下设英语系和翻译系,拥有英语和翻译两个本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还设有英语语言文学和翻译学两个博士点,以及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两个硕士点,学院还是翻译专业硕士学位(MTI)的首批教育试点单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据最新数据,学院有教授29名(含博士生导师19名),副教授31名,讲师34名,助教9名,许多教师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并在英语语言研究、文学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教学建设与课程设置
英语学院注重教学建设,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门(英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英语、翻译),学院还获批建设国家级和北京市精品课程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多门课程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课程设置方面,学院涵盖语言学、文学、翻译及跨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语言学方向开设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等课程;文学领域则有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文学批评等课程;翻译课程从基础笔译、口译到商务翻译、同声传译应有尽有;跨文化研究课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和交际模式。
人才培养与就业前景
英语学院以“人文教育、跨学科课程设置、语言-内容融合式教学模式、思辨和跨文化能力培养”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思想品格高尚、专业知识精深、外语技能熟练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英语人才,学院教学层次齐全,人才培养项目涵盖计划内本科、学术硕士、专业硕士、博士,以及出国留学项目。
毕业生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交、教育、国际商务、新闻传媒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许多学生进入外交部、商务部等国家机关,参与国际事务和外交谈判;在教育领域,不少毕业生成为高校和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骨干力量;在国际商务领域,他们凭借语言优势,从事国际贸易、跨国企业管理等工作;在新闻传媒领域,毕业生活跃于国际新闻报道、媒体翻译等岗位。
国际合作与交流
英语学院重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许多重点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学院为计划内学生推出本、硕、博三个层次的对外合作与交流项目,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前往国外知名大学进行短期留学、暑期班,学院还为计划外学生推出本、硕层次的出国留学项目。
FAQs
Q1: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有哪些优势专业?
A1: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优势专业包括英语和翻译,英语语言文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英语专业在全国专业排名中独占鳌头,并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翻译专业则致力于培养具有卓越跨语言沟通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全国排名第一。
Q2:英语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A2:英语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他们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交、教育、国际商务、新闻传媒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许多毕业生进入外交部、商务部等国家机关,或成为高校和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骨干力量,在国际商务和新闻传媒领域,他们也凭借语言优势,从事国际贸易、跨国企业管理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