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
工业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浙工大(ZJUT),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东部沿海地区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也是教育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
历史沿革
时间节点 | 事件 |
---|---|
1910年 | 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创立,为浙工大的前身。 |
1953年 | 杭州化学工业学校建立,后逐步演变为浙江工业大学。 |
1993年 | 浙江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 |
2009年 | 成为省部共建高校。 |
2013年 |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 |
2015年 | 入选浙江省首批“省重点建设高校”。 |
办学条件
校区与规模
浙工大有朝晖、屏峰、莫干山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334亩,馆藏图书1356万余册,设有27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64个;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一级学科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3个。
师资力量
在校教职工3600人,其中专任教师2400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截至2025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截至2025年2月)。
学科建设
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社会科学总论、临床医学、地球科学、物理学等1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其中化学、工程学等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截至2025年2月)。
教学成果与科研实力
浙工大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获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专业16个,在科研方面,学校建有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以及其他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校园文化与生活
浙工大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秉承“厚德健行”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学校每年举办各种学术讲座、文化艺术活动和体育比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还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实训资源和实习机会。
社会影响与校友成就
浙工大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知名校友包括徐光宪等,他们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企业管理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面向未来,浙江工业大学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于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为推进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问答FAQs
问:浙江工业大学有哪些优势学科?
答:浙江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社会科学总论、临床医学、地球科学、物理学等1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其中化学、工程学等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
问:浙江工业大学的就业率如何?
答:浙江工业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以2024年为例,本科生就业率为97.00%,研究生就业率为98.45%,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众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