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详情、合作亮点及参与指南
2025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将于7月24日至27日在贵阳市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此次交流周由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智汇人文,教育共融,协同发展”为主题。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教育为纽带,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合作,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活动内容与特点
2025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将举办116项活动,开幕期拟举办19项,全年其他时段举办97项。活动呈现两大特点:
优化举办方式,注重活动质效:对开幕式规模及开幕期活动数量进行优化精简,增加人文交流活动占比和全年期项目供给,扩大参与面、受益面和影响力。重点突出教育与“文旅体”“科创产”“商经贸”三个领域方向的融合发展。
优化项目活动,注重赋能发展:开幕期活动坚持“以会促城、以会促旅、以会促产、以会促商”的目标,设计并举办人文交流品牌项目、职业出海特色项目、数智赋能新兴项目、产学研用合作项目、支持开放发展项目等五大类平行配套项目。同时,以人文交流为主线,将音乐节、美食文化专场、国际文化艺术演出、电竞嘉年华、国际职业技能和体育交流赛事等人文项目与贵州文旅体活动充分融合,打造文旅体项目新样板。
预期成效
2025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期将邀请嘉宾、代表1000余人,其中外宾预计400人,包括东盟国家教育部长、东盟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驻华使节、国际组织负责人、中外大学校长、企业家和青年学生代表等。预计将推动签署各类协议(备忘录)60余份,联合建设海外(产业)学院、联合研究院8个,互建实习实训基地6个,建设高水准职教共同体或产业教育联盟3个,推动1100名国(境)外青年来黔研学游学和交流访问。
活动意义
2025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举办,不仅是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人文纽带的重要举措,也是贵州积极落实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加强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契机。通过此次活动,将进一步集中展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成果,丰富拓展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功能,深化“教育+”项目模式创新,吸引更广泛的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与到中国—东盟教育和人文交流活动中来。这将有助于打造形成具有规模效应和经济社会效益的中国—东盟教育和人文交流活动品牌,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
相关问题解答
问题1:2025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回答:2025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将举办116项活动,涵盖人文交流、职业出海、数智赋能、产学研用合作、支持开放发展等五大类平行配套项目。开幕期拟举办19项活动,全年其他时段还将举办97项。其中包括音乐节、美食文化专场、国际文化艺术演出、电竞嘉年华、国际职业技能和体育交流赛事等人文项目。
问题2:2025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预期成效有哪些?
回答:2025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预计将推动签署各类协议(备忘录)60余份,联合建设海外(产业)学院、联合研究院8个,互建实习实训基地6个,建设高水准职教共同体或产业教育联盟3个,推动1100名国(境)外青年来黔研学游学和交流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