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烟日手抄报内容
世界无烟日的由来
- 起源: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东京举行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会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纪念日,为避免冲突,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 目的:旨在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提高公众对吸烟及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鼓励人们采取措施减少烟草消费,保护公众免受烟草烟雾的危害,进而推动全球控烟工作的开展。
烟草的危害
危害类型 | |
---|---|
对身体器官的伤害 | 呼吸系统:吸烟会损害呼吸道黏膜,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长期吸烟还会大大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心血管系统: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患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几率。 消化系统:影响食欲,引发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还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生殖系统:男性吸烟会影响精子质量,降低生育能力;女性吸烟可能导致月经紊乱、受孕困难,孕期吸烟还易引发流产、早产、胎儿畸形等问题。 |
对周围人的影响 | 二手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会对家人、同事等周围非吸烟人群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儿童和孕妇,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影响身体发育。 |
其他危害 | 经济负担:吸烟者因患病需承担高额医疗费用,同时因吸烟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缺勤等也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经济损失。 火灾隐患:未熄灭的烟头易引发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
戒烟的好处
- 身体方面:
- 短期:停止吸烟后20分钟,心率会下降;12小时后,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水平降至正常;2 3天后,尼古丁引起的不适症状如烦躁、头痛等会逐渐减轻,呼吸会变得顺畅,嗅觉和味觉开始改善。
- 中期:数周后,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咳嗽、气喘等症状减轻,肺部功能开始逐渐恢复,运动耐力增强。
- 长期:戒烟1年后,患冠心病的风险降低50%;戒烟5年后,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明显下降;戒烟10年以上,患肺癌的风险接近不吸烟者,同时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会得到显著提升,寿命也会相应延长。
- 生活方面:
- 经济节省:减少了购买香烟的开支,节省下来的钱可用于更有意义的事情,如旅游、储蓄或投资自己的健康等。
- 形象改善:消除了身上的烟味,牙齿不再发黄,皮肤状态也会变好,整个人的形象更加清爽、健康,社交中也会更受欢迎。
- 家庭和谐:避免了因吸烟引发的家庭矛盾,为家人创造了一个无烟的生活环境,让家人远离二手烟危害,家庭关系更加融洽。
如何戒烟
- 坚定决心:明确戒烟的目标和意义,了解吸烟对自身及家人健康的危害,从内心深处产生戒烟的意愿,并将这种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决心。
- 制定计划:根据自己的吸烟习惯,制定合理的戒烟计划,逐渐减少每日吸烟的数量,设定阶段性目标,逐步实现完全戒烟;或者选择一次性戒断,但需要做好应对戒断反应的准备。
- 寻求支持:告诉家人、朋友自己戒烟的决定,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戒烟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或想要复吸时,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和鼓励,也可以加入戒烟互助小组,与有相同经历的人互相监督、分享经验。
- 应对戒断反应:戒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烦躁、焦虑、失眠、体重增加等戒断反应,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如适当运动,像散步、跑步、游泳等,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还能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以控制体重增长;当焦虑情绪严重时,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
- 避免诱惑:远离吸烟场所和烟友,避免接触与吸烟相关的物品,如打火机、烟灰缸等,在家中和工作场所,可以清理掉所有的香烟和烟具,减少视觉上的刺激,参加社交活动时,提前告知他人自己正在戒烟,争取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避免被劝烟。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电子烟能帮助戒烟吗? 解答:电子烟并不能作为有效的戒烟方法,虽然电子烟不含传统烟草中的部分有害物质,如焦油等,但它仍然含有尼古丁等成瘾性物质,且目前市面上电子烟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中的尼古丁含量甚至高于传统香烟,使用电子烟可能会导致使用者继续依赖尼古丁,难以真正戒除烟瘾,同时还可能带来其他潜在的健康风险,如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影响,电子烟的使用可能会让人误以为吸烟无害,从而降低对吸烟危害的警惕性,不利于戒烟。
问题2:被动吸烟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解答:被动吸烟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自己,尽量避免进入吸烟场所,如吸烟区、有人吸烟的室内环境等,如果在公共场所遇到有人吸烟,可礼貌地提醒对方注意公共场所禁烟规定,或要求其到指定吸烟区域吸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有助于降低室内二手烟的浓度,被动吸烟者自身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二手烟对身体的损害,对于长期处于二手烟环境中的人群,如家庭成员中有吸烟者,应鼓励吸烟者戒烟,共同营造无烟的家庭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