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六上分数除法思维导图怎么画?关键步骤有哪些?

六上分数除法思维导图怎么画?关键步骤有哪些?

shiwaishuzidu2025年09月26日 09:23:46学习资源41

,它建立在整数除法、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工具,为了帮助同学们系统掌握分数除法的知识体系,以下从核心概念、计算法则、实际应用、易错点及解题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梳理,并结合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逻辑框架。

分数除法的核心在于理解“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与整数除法相同,分数除法也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frac{3}{4} \div 2$ 表示 $\frac{3}{4}$ 是某数的2倍,求某数,或把 $\frac{3}{4}$ 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通过直观操作(如折纸涂色)可知,$\frac{3}{4} \div 2 = \frac{3}{4} \times \frac{1}{2} = \frac{3}{8}$,这揭示了分数除法的本质——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这一核心结论是整个分数除法计算的基础,后续的“一个数除以分数”“分数混合运算”等均围绕此展开。

在计算法则层面,分数除法分为三种情况: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整数时,用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注意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如 $\frac{5}{6} \div 3 = \frac{5}{6} \times \frac{1}{3} = \frac{5}{18}$,整数除以分数时,则用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如 $12 \div \frac{3}{4} = 12 \times \frac{4}{3} = 16$,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与整数除以分数一致,关键在于找准被除数和除数,确保“两变一不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为倒数,被除数不变。$\frac{2}{5} \div \frac{3}{10} = \frac{2}{5} \times \frac{10}{3} = \frac{4}{3}$,对于带分数参与的除法,需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按上述法则计算,如 $2\frac{1}{3} \div 1\frac{3}{4} = \frac{7}{3} \div \frac{7}{4} = \frac{7}{3} \times \frac{4}{7} = \frac{4}{3}$。

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遵循与整数相同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当同级运算(乘除)同时出现时,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例如计算 $\frac{3}{5} \div \frac{1}{2} \times \frac{2}{5}$ 时,需先算 $\frac{3}{5} \div \frac{1}{2} = \frac{3}{5} \times 2 = \frac{6}{5}$,再算 $\frac{6}{5} \times \frac{2}{5} = \frac{12}{25}$,若含有括号,如 $\left( \frac{1}{2} - \frac{1}{3} \right) \div \frac{1}{6}$,则先算括号内的减法 $\frac{1}{2} - \frac{1}{3} = \frac{1}{6}$,再算除法 $\frac{1}{6} \div \frac{1}{6} = 1$,运算过程中,可利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如连除可以转化为连续乘以除数的倒数,或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调整运算顺序,$\frac{5}{8} \div \frac{1}{4} \div \frac{1}{2} = \frac{5}{8} \times 4 \times 2 = \frac{5}{8} \times (4 \times 2) = 5$。

分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涉及三类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差)倍问题;工程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最典型的应用,这类问题的特点是单位“1”未知,可用方程或除法解决。“一堆煤的 $\frac{2}{5}$ 是12吨,这堆煤有多少吨?” 设单位“1”为 $x$ 吨,列方程 $\frac{2}{5}x = 12$,解得 $x = 30$;或直接用除法 $12 \div \frac{2}{5} = 30$(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判断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未知则用方程或除法,和(差)倍问题如“男生比女生多 $\frac{1}{4}$,女生有20人,男生有多少人?”,需明确“女生人数”为单位“1”,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1 + \frac{1}{4} = \frac{5}{4}$,列式 $20 \times \frac{5}{4} = 25$(人),工程问题中,将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如“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完成?”,甲队效率为 $\frac{1}{10}$,乙队效率为 $\frac{1}{15}$,合作效率为 $\frac{1}{10} + \frac{1}{15} = \frac{1}{6}$,所需时间 $1 \div \frac{1}{6} = 6$(天)。

以下是分数除法知识点的结构梳理表,便于对比记忆:

知识模块 典型例题
意义与算理 除法的意义(已知积与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分数除以整数的直观理解(平均分) $\frac{3}{4} \div 2$ 表示把 $\frac{3}{4}$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frac{3}{8}$
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带分数化假分数 $\frac{2}{5} \div \frac{3}{10} = \frac{2}{5} \times \frac{10}{3} = \frac{4}{3}$
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同级从左到右);运算定律的应用 $\left( \frac{1}{2} - \frac{1}{3} \right) \div \frac{1}{6} = \frac{1}{6} \times 6 = 1$
实际应用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差)倍问题;工程问题 一堆煤的 $\frac{2}{5}$ 是12吨,求这堆煤的总量:$12 \div \frac{2}{5} = 30$(吨)

学习分数除法时,同学们常在以下方面出错:一是“倒数”概念混淆,误将 $\frac{2}{3}$ 的倒数写成 $\frac{3}{2}$ 以外的形式,或忘记“0没有倒数”;二是运算顺序错误,如计算 $\frac{1}{2} \div \frac{1}{3} \times \frac{1}{4}$ 时,先算 $\frac{1}{3} \times \frac{1}{4}$,忽略了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规则;三是单位“1”判断失误,在“甲比乙多 $\frac{1}{5}$”的问题中,误将“甲”当作单位“1”;四是结果未化简,如 $\frac{4}{8}$ 未化成 $\frac{1}{2}$,针对这些问题,需通过专项练习强化算理理解,如借助线段图分析单位“1”,通过对比练习明确运算顺序,养成计算后检查结果的习惯。

分数除法的思维导图可构建为以“分数除法”为中心的核心,一级分支包括“意义与算理”“计算法则”“混合运算”“实际应用”“易错点与技巧”,每个一级分支下再细分二级知识点,计算法则”下分为“分数÷整数”“整数÷分数”“分数÷分数”“带分数除法”,二级知识点下可补充具体例题和注意事项,这样的结构化梳理能帮助同学们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系统,便于复习时快速定位重点,理解各知识点间的逻辑联系。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如何快速判断分数除法应用题中单位“1”的量?
解答:判断单位“1”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关键,通常情况下,题目中“的”字前面的量、比/是/占等字后面的量、或“谁”的几分之几中的“谁”,即为单位“1”,男生人数的 $\frac{3}{4}$ 是女生人数”中,“男生人数”是单位“1”;“比全班人数多 $\frac{1}{6}$”中,“全班人数”是单位“1”,若单位“1”未知,则用方程或除法(已知部分求整体)解决。

问题2:分数除法混合运算中,如何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
解答:分数除法混合运算中,可通过以下方式简化计算:① 连除转化为连乘,如 $\frac{3}{4} \div \frac{1}{2} \div \frac{1}{3} = \frac{3}{4} \times 2 \times 3$;② 乘除混合时调整运算顺序,如 $\frac{2}{5} \times \frac{3}{4} \div \frac{3}{5} = \frac{2}{5} \times \frac{3}{4} \times \frac{5}{3} = \frac{2}{5} \times \frac{5}{3} \times \frac{3}{4}$(利用乘法交换律);③ 利用除法的性质,如 $\frac{5}{6} \div \left( \frac{1}{2} \div \frac{2}{3} \right) = \frac{5}{6} \div \frac{1}{2} \times \frac{2}{3}$,核心是观察数据特点,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后,通过约分简化计算过程。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uzidu.com/xuexiziyuan/14069.html

分享给朋友:

“六上分数除法思维导图怎么画?关键步骤有哪些?” 的相关文章

跳绳教案

跳绳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跳绳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握绳方法、摇绳技巧、跳跃姿势等,掌握多种跳绳方式,如单人单摇、双摇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和弹跳力,发展学生的耐力和灵敏素质,培养学生...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

童年与百草园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记录了他童年到青年的生活片段,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百草园,那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和紫红的桑椹,孩子们在这里捉蟋蟀、拔何首乌,仿佛...

我的理想作文

我的理想作文

逐梦之光,点亮青春 在时光长河的奔涌里,理想宛如星辰,闪耀于遥远的天际,指引着前行的方向,于我而言,那理想是成为教育领域的一盏明灯,照亮学子们求知的路途。 初心萌动:缘起三尺讲台 犹记儿时,初入校园,懵懂无知,而老师们,似知识海洋中的...

奇妙的想象作文

奇妙的想象作文

动物王国的运动会 在一片广袤无垠的森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这里四季常青,繁花似锦,溪流潺潺,宛如世外桃源,平静的生活久了,动物们也渴望有一些新鲜有趣的事情发生,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在动物们的期待中拉开了帷幕。 运动会的筹备 (一...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 家庭变故,生活转折 原本平静的生活在那个夏天被彻底打破,父亲所在的工厂因经营不善倒闭,母亲也因长期操劳病倒,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在了我稚嫩的肩上。 那是一个闷热的傍晚,我从学校匆匆赶回家,推开门就看到母亲脸色苍白地躺...

漫画的启示作文

漫画的启示作文

漫画的启示 描述 一幅看似简单却意味深长的漫画映入眼帘,画面中,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干粗壮而坚实,其根系深深扎入泥土,向着四面八方延展,根须旁标注着“扎实基础”四字,树下,一位身材矮小的人正手持斧锯,奋力砍向树根,他的眼神专注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