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如何让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理解?

如何让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理解?

shiwaishuzidu2025年11月05日 11:18:37学习资源6

在“一个数除以分数”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数学概念的传授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灌输,更需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除以整数以及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分数除法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在情境创设与生活联系方面,我尝试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展示一个2米长的绳子,提问:“如果用2/3米长的尺子去量,需要量几次?”学生通过画图或操作,能够直观地得出需要量3次,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2÷2/3=3,这个结果你是怎么得到的?”学生们有的说“因为2/3的3倍是2”,有的说“2里面有3个2/3”,这些初步的感知为后续探究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但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除法的意义”理解不够透彻,尤其是当除数是分数时,很难直接联想到“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分之几”,这提示我,在情境创设时,应更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强化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得出计算结果。

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然后提出问题:“如何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比如3÷3/4=?”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有的学生提出“等于3×4/3”,有的学生则表示不确定,我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小组讨论等方式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巡视指导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画出3米的线段,并平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3份,即3/4米,然后再思考“3米里面有几个3/4米”,通过画图,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3÷3/4=4,进而发现3×4/3=4,从而初步感知“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在交流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为什么可以转化为乘法”理解不深,只是机械地记忆“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这说明学生对算理的探究还不够深入,缺乏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通过具体的例子(如2÷2/3=3,3÷3/4=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关系,发现“商比被除数大”这一现象,并与“除以一个小于1的分数,商大于被除数”这一规律相联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推导:3÷3/4=(3×4)/(3/4×4)=12/3=4,或者3÷3/4=3÷(3×1/4)=3÷3÷(1/4)=1÷(1/4)=1×4=4,通过多种方法的验证,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这一算理,但我也意识到,这种方法对于部分学困生来说可能仍然抽象,需要借助更多的直观模型和操作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

在练习设计方面,我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基础练习主要针对计算方法的应用,如“4÷2/5=6÷3/7=”等,旨在巩固学生“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计算技能,提高练习则侧重于解决问题,如“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9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拓展练习则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一个数除以它的倒数,商是多少?”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探究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容易出现“单位1”找错的情况,这说明学生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分析能力还有待加强。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提问、小组汇报、练习反馈等,通过评价,我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在巡视学生练习时,我发现有学生计算5÷2/5时,错误地写成了5×2/5=2,针对这一错误,我没有直接指出,而是引导学生思考:“5÷2/5表示什么意思?5×2/5又表示什么意思?”通过对比,学生自己发现了错误的原因,即混淆了“除以一个分数”和“乘一个分数”的区别,这种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纠正的方式,比单纯的订正更有效,但我也发现,对于学困生的关注和辅导还不够到位,课堂时间有限,难以兼顾每一位学生,这也是我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还深刻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教学中至关重要,在本节课中,转化思想(将除法转化为乘法)、数形结合思想(通过线段图理解算理)等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思想方法的应用,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在推导计算方法时,不仅要知道“怎样算”,更要明白“为什么这样算”,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概括—应用”的探究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了更清晰地反思教学效果,我整理了以下课堂反馈情况:

教学环节 优点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情境创设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部分学生对除法意义理解不深 强化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深化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探究计算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初步感知算理 对“为什么可以转化为乘法”理解不深,存在机械记忆现象 增加直观模型和操作活动,利用商不变性质等多种方法推导算理
练习设计 层次分明,有针对性 部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单位1”找错 加强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分析训练
教学评价 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 对学困生关注和辅导不足 加强个别辅导,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初步渗透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渗透不够深入,学生体会不深 在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和应用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本次教学反思,我认识到,在“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中,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强化对算理的理解,而非仅仅追求计算技能的掌握,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练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和探索,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学生在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如何帮助学生避免这些错误?

解答:学生在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主要有两种:一是计算顺序错误,如将“一个数除以分数”错误地转化为“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分子再除以分母”,即混淆了“乘倒数”的顺序;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单位1”的判断不准确,导致列式错误,为了避免这些错误,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强化对算理的理解,通过画线段图、利用商不变性质推导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加强对比练习,如将“一个数除以分数”与“一个数乘分数”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确两者的区别;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单位1”,并根据“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来判断是用乘法还是除法,通过大量的专项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问题2:如何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好地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

解答: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如“分蛋糕”“测量土地”“配制溶液”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妈妈买了一个3千克的西瓜,平均切成每块1/4千克,可以切成多少块?”学生通过计算3÷1/4=12块,能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分数除法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让学生调查家庭中水电费的使用情况,计算平均每天的使用量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如“校园测量”“社区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应用数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是枯燥的数字游戏,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uzidu.com/xuexiziyuan/26027.html

分享给朋友:

“如何让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理解?” 的相关文章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

的设计思路,你可以根据这个来绘制手抄报: 端午节起源 起源说法 纪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遭谗去职,流放途中听闻楚国被攻破,心灰意冷,投汨罗江自尽,百姓为纪念他...

烈火英雄观后感

烈火英雄观后感

烈火英雄观后感 影片背景与主题 《烈火英雄》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灾难英雄电影,以2010年“7·16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为原型,展现了消防员在特大火灾中舍生忘死、逆火而行的英勇事迹,影片通过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现了...

游记范文

游记范文

踏上旅途 在城市的喧嚣与忙碌中沉溺许久,内心对远方的向往愈发强烈,终于,我背上行囊,踏上了这场期待已久的旅程,目的地是那充满神秘与诗意的江南水乡。 初遇江南——苏州 (一)拙政园之韵 抵达苏州后,首站便是拙政园,踏入园林,仿佛穿越时...

高考作文多少分

高考作文多少分

高考作文的分值 不同省份的高考作文满分分值有所不同,但大多数省份语文高考作文满分为60分,在江苏、浙江等省份,作文满分是60分;而像北京、天津等地,作文满分也是60分,有些省份可能会根据当地高考政策和试卷结构设置略有差异,但整体上60分是...

高考英语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

如何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词汇积累 词汇是英语写作的基础,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文章、背诵单词书等方式来积累词汇,要注意词汇的用法和搭配,避免出现用词不当的情况。 示例 阅读材料: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英语小说、新闻、杂志等,在阅读过...

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好画

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好画

端午节手抄报绘制指南 板块布局规划 板块名称 内容方向 位置安排 起源传说区 简述端午节起源,如纪念屈原等故事 手抄报左上角 习俗展示区 介绍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等习俗,可配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