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数学日记怎么写?步骤和例题解析有没有?
今天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这让我对分数的认识又有了新的理解,以前觉得分数只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现在发现分数还能像整数一样进行乘法运算,而且计算方法还藏着不少有趣的规律呢。
老师先让我们看了一道例题:一根绳子长3/4米,用去它的1/2,用去了多少米?我一开始有点懵,绳子已经是一个分数了,再乘另一个分数,结果会是什么呢?老师让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试试,我画了一条线段表示3/4米,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就是3/4×1/2,通过涂色,我发现这条线段被分成了4×2=8小份,每小份是1/8米,用去的占了其中的3小份,所以是3/8米,原来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分子相乘;分数乘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这个发现让我特别兴奋,就像找到了打开数学大门的钥匙。
接下来我们做了几道练习题,其中有一道是计算2/3×3/4,按照刚才的规律,分子2×3=6,分母3×4=12,结果是6/12,老师提醒我们可以约分,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6,所以6÷6/12÷6=1/2,我恍然大悟,原来分数乘法计算完还要检查能不能约分,这样才能得到最简分数,后来老师又教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先约分再计算,这样会更简便,比如2/3×3/4,3和3可以先约掉,变成2/1×1/4=2/4=1/2,这样计算起来快多了,还不容易出错。
下午的数学活动课上,老师让我们分组解决生活中的分数乘法问题,我们小组的问题是:一根钢管长8米,第一次用去了全长的3/4,第二次用去了第一次的1/2,还剩多少米?我一开始想先算第一次用去多少米,8×3/4=6米,然后算第二次用去多少米,6×1/2=3米,最后用总长度减去两次用去的,8-6-3=-1米,结果居然是负数,这显然不对,组员小丽提醒我,题目说第二次用去了第一次的1/2,应该是指用去了6米的1/2,而不是全长的1/2,我重新计算,第一次用去6米,第二次用去3米,总共用去6+3=9米,但钢管只有8米,这怎么可能呢?我仔细读题,发现题目是“第一次用去了全长的3/4”,8米的3/4确实是6米,但“第二次用去了第一次的1/2”,6米的1/2是3米,6+3=9米确实超过了8米,难道题目有问题吗?老师走过来看了看,笑着说:“你们有没有想过,第一次用去后剩下的钢管长度是多少?”我赶紧算,8-6=2米,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1/2,也就是6米的1/2是3米,但第二次用的时候只剩下2米了,所以第二次最多只能用2米,这样总共用去了6+2=8米,还剩0米,原来数学问题还要联系实际生活,不能只顾着计算。
为了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我整理了一个表格,把不同类型的分数乘法问题进行了对比:
| 问题类型 | 例子 | 计算方法 | 意义 |
|---|---|---|---|
| 分数乘整数 | 3/4×2 | 3×2/4=6/4=3/2 | 求3/4的2倍是多少 |
| 分数乘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 6×1/2 | 6×1/2=3 | 求6的1/2是多少 |
| 分数乘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12吨的3/4 | 12×3/4=9 | 求12吨的3/4是多少 |
|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 20米的1/4的1/2 | 20×1/4×1/2=20×1/8=2.5 | 求20米的1/4的1/2是多少 |
通过这个表格,我发现分数乘法的意义其实和整数乘法一样,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只不过这里的“加数”变成了分数,当乘数小于1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大于1时,积比被乘数大,这个规律让我在做题时可以估算一下结果是否合理,比如3/4×1/2,1/2小于1,结果应该小于3/4,3/8确实小于3/4,这样就验证了计算的正确性。
晚上回家,我用分数乘法帮妈妈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妈妈做蛋糕需要面粉,每千克面粉可以做4/5个蛋糕,现在有3/2千克面粉,可以做多少个蛋糕?我列式计算:3/2×4/5=12/10=6/5=1又1/5个,妈妈夸我会学以致用,我心里美滋滋的,原来数学知识真的很有用,不仅能解决课本上的问题,还能帮家里做事。
今天的数学课让我明白,学习分数乘法不仅要掌握计算方法,更要理解它的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仔细读题,弄清楚是把谁看作单位“1”,求的是谁的几分之几,有时候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比如钢管的例子,如果只计算不思考实际情况,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数学就像一座迷宫,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找到正确的出口,我会继续努力,把分数乘法学得更扎实,用数学知识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问题。
FAQs
-
问:分数乘法的计算步骤是什么?
答:分数乘法的计算步骤分为三步:第一步,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第二步,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第三步,如果结果是假分数,通常要化成带分数,同时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例如计算2/3×4/5,分子2×4=8,分母3×5=15,结果是8/15;如果计算3/4×8/9,分子3×8=24,分母4×9=36,24/36可以约分为2/3。 -
问:为什么分数乘法中,当乘数小于1时,积比被乘数小?
答:因为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当乘数小于1时,比如求3/4的1/2,相当于把3/4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1份,显然比原来的3/4小,这与整数乘法中乘数小于1时积的变化规律一致,比如6×0.5=3,3比6小,同样,当乘数大于1时,比如3/4×2,就是求3/4的2倍,结果3/2比3/4大;当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被乘数,比如3/4×1=3/4。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