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收购驾驶证分数靠谱吗?背后有哪些法律风险?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升,随之而来的交通违法行为也屡见不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交通违法行为会被记分并处以罚款,驾驶证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满12分将面临暂扣驾驶证、重新学习考试等严厉处罚,驾驶证分数在无形中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催生了“上海收购驾驶证分数”这一灰色产业链,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管理秩序,更对公共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上海收购驾驶证分数”通常指中介或个人通过付费方式,有驾驶证但无交通违法记录的驾驶员(即“分虫”)的驾驶证分数,为存在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员代为处理记分和罚款,其操作模式大致如下:有需求的违法者通过线上平台、熟人介绍等方式联系到中介,中介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如记分分值、罚款金额)收取一定费用,然后寻找愿意出售分数的驾驶员,双方通过签订虚假协议、提供虚假身份信息等方式,在交通违法处理窗口完成记分清除和罚款缴纳的流程,整个过程中,中介充当了“掮客”角色,从中赚取差价,而出售分数的驾驶员则能获得一笔额外收入。
从法律层面分析,“上海收购驾驶证分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立法精神,该法规对交通违法记分制度的设立,目的是通过记分约束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督促其遵守交通规则,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驾驶证与驾驶员本人身份紧密绑定,其记分应真实反映驾驶员的交通违法情况,允许他人代为处理记分,实质上是对记分制度的规避和破坏,使得违法成本得以转嫁,削弱了法律的惩戒和警示作用,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对交通违法行为事实无异议的,应当接受处罚并记分,虽然该规定并未明确禁止“代人扣分”,但公安部多次强调,要严厉打击买卖记分、伪造证件等违法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法对违法双方及中介进行处罚,包括罚款、行政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从社会危害角度看,“上海收购驾驶证分数”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它破坏了交通管理的公平性,部分驾驶员通过购买分数逃避处罚,而守法驾驶员则因真实的违法记录面临记分、罚款等后果,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会削弱交通法规的权威性,导致更多驾驶员产生侥幸心理,它埋下了交通安全隐患,存在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员通过购买分数清零后,并未真正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可能继续违法驾驶,增加交通事故风险,它滋生了腐败和犯罪,一些不法中介为了牟取暴利,可能与交通管理部门内部人员勾结,泄露信息、违规操作,甚至伪造法律文书,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它对出售分数的驾驶员自身也构成风险,这些驾驶员可能因贪图小利而陷入违法陷阱,一旦中介利用其信息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或双方发生纠纷,将难以维护自身权益。
为了遏制“上海收购驾驶证分数”行为,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执法力度,通过媒体、社区、驾校等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买卖记分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危害,提高驾驶员的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大对违法处理窗口的监管力度,利用人脸识别、身份核验等技术手段,核实处理人与违法驾驶人是否一致,严防冒名顶替,对查实的买卖记分行为,应依法从严处罚,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二是完善交通违法记分管理制度,部分省市已试点推行“学法减分”政策,符合条件的驾驶员可通过参加交通安全学习和考试来减免记分,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驾驶员的记分压力,也减少了买卖记分的动机,上海作为试点城市之一,可进一步优化“学法减分”的实施细则,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驾驶员通过合法途径处理记分,三是打击中介黑色产业链,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加强协作,对线上平台、社交软件上的买卖记分信息进行监测和清理,对从事中介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进行严厉打击,斩断利益链条,四是强化社会监督,鼓励公众举报买卖记分行为,设立专门的举报渠道和奖励机制,形成“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
以下是关于“上海收购驾驶证分数”的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买卖驾驶证分数会面临哪些法律处罚?
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虽然驾驶证分数本身不是证件,但买卖分数行为通常涉及提供虚假信息、伪造手续等,可能触犯上述规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买卖分数的双方,交通管理部门可对其违法行为进行认定,依法处以罚款、记分(对中介和买方),并可能纳入个人诚信记录,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如涉嫌诈骗、伪造公文等,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问题2:如果自己的驾驶证分数被他人冒用购买,应该如何维权?
解答:如果发现自己的驾驶证分数被他人冒用,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维权:第一步,收集证据,前往交通违法处理窗口查询自己的驾驶证记分记录,打印相关违法处理凭证,确认被冒用的具体时间、地点和违法事实,保留与中介或相关人员的聊天记录、转账凭证、通话录音等证据,证明自己未实际参与交通违法行为且分数被非法买卖,第二步,向公安机关报案,携带身份证、驾驶证、证据材料等,到就近的派出所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说明情况,要求立案调查,第三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如果交通管理部门已对冒用行为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可认为该决定侵犯其合法权益,自知道该决定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上一级交通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在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错误的违法处理记录,恢复驾驶证原始状态,第四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为防止再次发生类似情况,应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驾驶证等重要证件信息,不随意泄露给他人,避免在不正规的平台上注册或提供个人信息。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