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分数应用题教案怎么教才能让学生轻松掌握解题技巧?
六年级分数应用题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本教案通过情境创设、例题讲解、练习巩固等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等基本题型的解题方法。
-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线段图分析题意,培养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找准单位“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 难点:分析复杂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单位“1”未知的情况。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线段图示例卡片、练习题卡。
- 学生准备笔记本、直尺(用于画线段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出示例题:妈妈买了一些苹果,吃了其中的1/4,还剩下15个,妈妈原来买了多少个苹果?
提问:“吃了1/4”是什么意思?单位“1”是谁?剩下的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
画线段图分析
- 示范画法: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单位“1”(总苹果数),平均分成4份,吃掉1份,剩下3份。
- 学生模仿画图,标注“1/4”“3份”“15个”。
- 总结关系:剩下的15个对应总量的3/4,因此总量=15÷(1-1/4)。
-
例题讲解
类型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六年级有20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3/5,男生有多少人?
解题步骤:- 单位“1”是六年级总人数(200人)。
- 男生人数=200×3/5=120(人)。
类型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一条裤子价格是300元,是上衣价格的2/3,上衣多少元?
解题步骤:- 单位“1”是上衣价格(未知)。
- 上衣价格=300÷(2/3)=450(元)。
-
对比总结
通过表格对比两种题型:
| 题型 | 单位“1” | 解法 | 关键词 |
|---------------------|----------|--------------------|----------------|
|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 已知 | 乘法 | “是”“占” |
| 已知几分之几求这个数 | 未知 | 除法 | “是”“占”的对应量 |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
基础题
- 一本书120页,读了3/4,读了多少页?(答案:90页)
-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女生20人,男生多少人?(答案:25人)
-
提升题
- 一桶油用掉1/3后剩下20千克,这桶油原有多少千克?(答案:30千克)
- 修一条路,已修全长的2/5,未修的比已修的多600米,全长多少米?(答案:2000米)
(四)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解题步骤:1. 找单位“1”;2. 画线段图;3. 确定解法(乘或除);4. 检验答案。
板书设计
分数应用题解题步骤:
1. 找单位“1” → 已知?未知?
2. 画线段图 → 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
3. 选择方法:单位“1”已知→乘法;未知→除法
作业布置
- 完成练习册P25-26页相关习题。
- 编一道生活中的分数应用题,并解答。
FAQs
问题1:如何判断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解答:单位“1”是题目中被比较的基准量,若题目直接给出单位“1”的量(如“全班有40人”),则为已知;若单位“1”的量是问题(如“全班有多少人”),则为未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
问题2:遇到复杂分数应用题(如多步运算),如何拆解?
解答:先拆解题目,找出每个分数对应的单位“1”,分步画线段图。“先修了全长的1/3,又修了剩下的1/2”,第一步单位“1”是全长,第二步单位“1”是“剩下的长度”,逐步求解。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