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青蛙卖泥塘教案

青蛙卖泥塘教案

shiwaishuzidu2025年06月30日 23:58:13学习资源56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的情节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青蛙卖泥塘的过程和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共同探讨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道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识字写字教学,掌握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
    •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青蛙卖泥塘的过程和原因。
    • 引导学生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2. 教学难点
    • 理解青蛙内心的变化过程,以及这种变化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 让学生在感悟道理的基础上,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讲解课文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部分。
  2. 朗读法: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的情感和意境。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一定的情境,如让学生扮演青蛙、小动物等角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青蛙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对青蛙的了解。
    •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动物?你们知道青蛙生活在哪里吗?它有什么特点呢?”
    •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青蛙是一种两栖动物,它既可以在水里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青蛙的有趣故事。”
  2. 板书课题《青蛙卖泥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
    • 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 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 检查生字读音
    •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 强调易错字的读音,如“吆喝(yāo he)”“舒服(shū fu)”等。
  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 师生共同交流,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理解青蛙觉得泥塘不怎么样,所以想卖掉它。
    • 指导朗读,读出青蛙对泥塘的不满情绪。
  2. 学习第二至八自然段
    • 默读课文第二至八自然段,思考:有哪些小动物从泥塘边经过?它们分别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青蛙听了小动物们的话后,有什么想法和行动?
    •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填写表格。 |小动物|说的话|做法|青蛙的想法和行动| |---|---|---|---| |老牛|“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要是周围有些草地就好了。”|摇着尾巴慢慢走开|青蛙觉得老牛说得很有道理,他想把泥塘周围的土堆整理一下| |小鸭|“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扑扑翅膀飞走了|青蛙听了小鸭的话,决定把泥塘里的水引来| |……|……|……|……|
    •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相机指导。
    • 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不同角色的语气和情感。
    • 引导学生思考:青蛙为什么没有听从小动物们的建议卖掉泥塘?
    •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青蛙在听取小动物们的建议后,开始动手改造泥塘,说明它不想轻易放弃泥塘,也意识到泥塘有改造的价值。
  3. 学习第九至十自然段
    • 自由读第九至十自然段,思考:青蛙最后把泥塘卖掉了吗?为什么?
    •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理解青蛙经过自己的努力,把泥塘变得很美好,所以不再打算卖掉泥塘了。
    • 指导朗读,读出青蛙的喜悦之情。

(四)归纳全文,领悟道理

  1.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一说青蛙卖泥塘的过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青蛙一开始觉得泥塘不好,想卖掉它;在听取小动物们的建议后,它开始动手改造泥塘;泥塘变得很美好,青蛙也不再打算卖掉泥塘了。

    青蛙卖泥塘教案

  2. 组织学生讨论:从青蛙卖泥塘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道理。

  3.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理解。

    让学生举例说说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劳动,让某个地方或事物变得更美好的经历。

    青蛙卖泥塘教案

(五)指导书写

  1. 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笔画特点。
  2. 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卖”字上面是“十”字头,不要写成“⺀”,下面是“买”字,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倒”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亻”,右边是“到”,书写时要注意左右比例协调。

  3. 学生临摹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
  4. 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 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3. 思考:如果青蛙继续住在泥塘里,它还会怎样改造泥塘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青蛙在改造泥塘的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具体的事情?

解答:青蛙在改造泥塘的过程中做了很多具体的事情,当老牛说泥塘周围要是有些草地就好了时,青蛙就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当小鸭说塘里的水太少时,青蛙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当小鸟说这里缺点儿树荫时,青蛙就去采集树籽,播撒在泥塘四周,青蛙还修建了房子,种了花,铺了路,还在泥塘四周种上了小草,通过这些努力,泥塘变得越来越美好。

青蛙卖泥塘教案

问题2:除了劳动可以创造美好这个道理外,从青蛙卖泥塘的故事中还能体会到什么?

解答:除了“劳动可以创造美好”这个道理外,还能体会到以下几个道理:

  1. 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青蛙能够认真听取小动物们对泥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这些建议来改造泥塘,这说明倾听他人的意见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改进和完善。
  2. 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青蛙在改造泥塘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它没有放弃,而是一直坚持努力,这告诉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轻易退缩,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3. 要善于发现事物的价值:一开始青蛙只看到了泥塘的缺点,觉得它没有什么价值,想要卖掉它,但是在听取了小动物们的建议并动手改造后,它发现了泥塘的潜在价值,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泥塘变得很美好,这启示我们,在看待事物时,不要只看到它的表面现象,要善于发现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uzidu.com/xuexiziyuan/319.html

标签: 卖泥塘教案
分享给朋友:

“青蛙卖泥塘教案” 的相关文章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标准。 帮助学生认识到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增强学生对自身情绪的敏感度,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

功夫熊猫观后感

功夫熊猫观后感

功夫熊猫》是一部以中国功夫为背景的美国动画电影,讲述了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阿宝,凭借自身努力和信念,最终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以下是对这部电影的详细观后感: 剧情与角色分析 剧情:影片设定在充满中国元素的“和平谷”,乌龟大师预言邪恶...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由阿米尔·汗执导并主演的印度电影,讲述了8岁男孩伊夏因患有阅读障碍症,在传统教育体系中挣扎,最终在美术老师尼克的帮助下重拾自信与天赋的故事,以下是对这部电影的详细观后感: 独特的视角与深刻的主题 关注特殊群体...

烈火英雄观后感

烈火英雄观后感

烈火英雄观后感 影片背景与主题 《烈火英雄》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灾难英雄电影,以2010年“7·16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为原型,展现了消防员在特大火灾中舍生忘死、逆火而行的英勇事迹,影片通过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现了...

电影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影片基本信息与背景 《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原著小说《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由弗兰克·德拉邦特执导,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于1994年上映,这部电影在当年并未引起巨大...

我和我的祖国 观后感

我和我的祖国 观后感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影片以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7个历史性瞬间为背景,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以下是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时代缩影下的个人与国家 《前夜》:开国大典前夕,工程师林治远争分夺秒调试电动升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