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四级分数怎么算?各题型分值占比是多少?
2017年大学英语四级(CET-4)分数计算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涉及原始分转换、常模参照以及加权赋分等多个环节,其核心目的是确保不同考试批次间的分数具有可比性,以下从考试结构、原始分处理、常模转换及最终合成四个维度展开详细说明。
2017年四级考试包含四个部分:写作、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翻译,各部分满分均为710分,但原始卷面分不同,写作和翻译部分采用人工阅卷,原始满分为15分;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为客观题,原始满分分别为35分和249分(其中阅读理解包含选词填空、长篇阅读和仔细阅读,分值占比分别为5%、10%和20%),考生在考试中得到的原始分数需经过标准化处理,才能转换为最终报道分数。
原始分转换的第一步是加权计算,写作和翻译部分原始分15分需乘以10.67,转换为加权分(15×10.67≈160分);听力理解原始分35分乘以10.71,转换为加权分(35×10.71≈375分);阅读理解原始分249分直接作为加权分(因阅读部分原始分已接近报道分比例),这一步的目的是使各部分分值在加权后更符合报道分数的权重分配,其中听力和阅读占比较大,体现语言应用能力的核心考察。
加权后的分数需通过常模参照转换进行标准化处理,四级考试采用全国常模,以2017年全体考生为样本,通过正态分布模型将原始加权分转换为标准分,具体而言,写作和翻译部分的常模均值是70分,标准差是7分;听力理解常模均值是150分,标准差是35分;阅读理解常模均值是210分,标准差是35分,转换公式为:报道分=常模均值+(原始加权分-常模均值)×(标准差/原始标准差),若考生听力原始加权分为300分,高于常模均值150分,其报道分将根据与均值的差距及标准差比例进行上调,最终得分可能在450分左右(具体数值取决于当年整体考生水平分布)。
各部分报道分得出后,需进行合成计算最终总分,写作、听力、阅读、翻译四部分报道分相加,即为考生最终的四级总分(满分710分),值得注意的是,翻译部分在加权后与写作合并计算,即写作和翻译各占50%的加权分(各80分),因此这两部分在总分中占比约为23%,听力占53%,阅读占24%,这种权重分配反映了四级考试对“听读优先、写译结合”的考察理念,强调语言输入能力的核心地位。
2017年四级分数计算还包含分数校准环节,对于不同难度的考试试卷,通过“等值处理”确保分数公平,若某次考试阅读部分整体偏难,导致考生平均分低于常模均值,则通过校准公式适当上调该部分所有考生分数,避免因试卷难度差异导致分数失真,这一过程由考试委员会通过统计模型完成,考生无需额外关注。
需明确四级报道分数并非简单的正确率换算,而是基于常模的相对位置分数,若某考生得分为425分,其含义是超过了全国常模中约12%的考生(具体百分位依据当年常模分布),而非答对42.5%的题目,这种设计既保证了分数的区分度,又避免了因试卷难度波动导致的分数异常波动。
相关问答FAQs
-
问:2017年四级考试中,写作和翻译部分的原始分15分如何转换为报道分?
答:写作和翻译部分原始满分为15分,需先乘以加权系数10.67,得到加权分(约160分),再通过常模转换公式(报道分=70+(加权分-70)×7/原始标准差)转换为最终报道分,若考生写作原始分为12分,加权分为128分,假设原始标准差为5分,则报道分为70+(128-70)×7/5≈151分。 -
问:如果某次四级考试听力部分普遍较难,会影响最终分数吗?
答:不会,考试委员会会通过“等值处理”对难度偏高的部分进行分数校准,若听力平均分低于常模均值150分,则会通过统计模型上调所有考生分数,确保分数与常模水平一致,因此考生实际得分不会因试卷难度而吃亏。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