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m分数多少分算通过?如何高效提升frm考试成绩?
frm分数是金融风险管理师(FRM)考试中衡量考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式和评分标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理解这些内容对考生备考和结果解读至关重要,FRM考试分为一级和两级,各级别的分数计算逻辑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考生需明确其核心规则,才能更科学地评估自身表现。
FRM考试的分数并非传统的卷面得分,而是基于“项目反应理论”(IRT)得出的 scaled score(标准化分数),范围在0至4之间,但实际考生的分数通常分布在1至2之间,少数表现优异者可能接近4,而未通过的考生分数可能在0.5左右,这一分数体系的核心目的是消除不同考试场次题目难度差异带来的影响,确保公平性,某场考试题目整体偏难,即使考生答对的题目数量较少,通过IRT算法调整后,仍可能获得较高的标准化分数,反之亦然。
具体来看,FRM一级和二级的考试均包含100道选择题,考试时长均为4小时,但各级别的知识重点不同:一级侧重金融风险管理的基础工具,如风险管理基础、定量分析、金融市场与产品等;二级则聚焦风险管理实务,如市场风险测量与管理、信用风险测量与管理、操作风险与弹性等,虽然各级别题目数量相同,但分数计算并非简单的“正确率×100”,而是基于IRT模型对每道题目的难度、区分度以及考生作答情况综合加权得出,考生答对的题目越难、区分度越高(即能更好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其获得的分数贡献越大;反之,答对简单题目或答对区分度低的题目,分数贡献相对较小。
FRM考试的通过标准并非固定的“及格线”,而是根据当次考试的整体表现动态确定,GARP(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会根据全体考生的答题情况,设定一个“通过线”的IRT分数阈值,只有达到或超过该阈值的考生才能通过考试,这意味着某次考试若整体考生水平较高,通过线可能相应上移;反之则可能降低,这种相对评分方式旨在确保每次考试都能筛选出符合FRM认证标准的人才,而非单纯以绝对正确率衡量。
考生在备考时,除了关注分数本身,还需理解分数背后的能力映射,FRM一级分数较高,通常表明考生对基础概念、定量模型和金融工具有扎实掌握;二级分数则反映考生在复杂风险场景下的应用能力,如信用风险的VaR计算、操作风险的损失数据收集与分析等,值得注意的是,FRM成绩单不会显示具体答对题数,仅给出1至4分范围的标准化分数,以及“通过”或“未通过”的结果,考生需结合自身备考重点和知识薄弱环节,通过分数区间大致判断能力水平。
以下是FRM考试各级别分数计算的简要对比:
| 项目 | FRM一级 | FRM二级 | |--------------|------------------------|------------------------|数量 | 100道选择题 | 100道选择题 | | 考试时长 | 4小时 | 4小时 | | 分数范围 | 0-4(通常1-2) | 0-4(通常1-2) | | 计算理论 | 项目反应理论(IRT) | 项目反应理论(IRT) | | 通过标准 | 动态设定的IRT阈值 | 动态设定的IRT阈值 | | 分数反映重点 | 基础工具与概念掌握 | 风险管理实务与应用能力 |
对于考生而言,明确frm分数的计算逻辑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备考策略:应优先攻克高频、高难度、高区分度的知识点,这些内容对分数提升更具贡献;需避免因简单题目失分,同时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确保在有限内完成所有题目并保证准确率,由于通过标准动态调整,考生无需过度纠结于“正确率需达多少”,而应专注于夯实基础、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因为即使某场考试难度较高,只要自身能力处于考生群体前列,仍有较大概率通过。
相关问答FAQs:
Q1:FRM考试的分数达到多少算通过?
A:FRM考试没有固定的“及格分数”,而是基于项目反应理论(IRT)和当次全体考生的表现动态设定通过阈值,通常情况下,考生的标准化分数在1至2之间,若达到或超过GARP设定的IRT阈值即为通过,过往数据显示,多数通过考生的分数集中在1.7-2.0左右,但具体阈值因考试难度和考生水平而异,考生需以官方成绩单的“通过”结果为准。
Q2:FRM成绩单上的分数1-4分,如何对应自身能力水平?
A:FRM分数1-4分是标准化分数,大致可参考以下区间:1.0-1.4分表示能力未达要求,未通过考试;1.5-1.9分表示接近通过水平,但仍需提升;2.0-2.4分表示能力达到通过标准;2.5分及以上表明表现优异,对知识点掌握扎实,需注意,分数仅反映相对能力,而非绝对正确率,考生需结合自身在基础工具、定量分析、风险管理实务等模块的掌握情况,针对性查漏补缺。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