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以分数教案,怎么教才能让学生轻松理解算理?
,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以下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展开详细设计。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归纳等活动,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分数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的算理。
- 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特别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理解计算过程中约分的简便方法。
教学准备
- 教具:圆形纸片、长方形纸、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
- 学具:每人若干张长方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
复习旧知:
- 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 计算:(\frac{3}{4} \times 2),并说出表示的意义(求(\frac{3}{4})的2倍是多少)。
-
创设情境:
- 课件出示:小明用一张彩纸做手工,第一次用了这张纸的(\frac{1}{2}),第二次用了剩余纸的(\frac{1}{3}),第二次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剩余纸的(\frac{1}{3}\)”?(剩余纸是(\frac{1}{2}),所以第二次用(\frac{1}{2} \times \frac{1}{3}))
-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
折纸验证
- 发给每位学生一张长方形纸,边长为1单位长度。
- 第一步:将纸对折,取其中的(\frac{1}{2})(涂上红色),表示第一次用去的部分。
- 第二步:将剩余的(\frac{1}{2})纸再对折,取其中的(\frac{1}{3})(涂上蓝色),表示第二次用去的部分。
- 提问:涂蓝色的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观察:整张纸被平均分成6份,蓝色部分占1份,即(\frac{1}{6}))
-
观察与归纳
-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frac{1}{2} \times \frac{1}{3} = \frac{1 \times 1}{2 \times 3} = \frac{1}{6})。
- 小组讨论:分子和分母分别是怎样得到的?(分子是两个分数分子的乘积,分母是两个分数分母的乘积)
-
验证一般情况:
- 出示例子:(\frac{2}{3} \times \frac{4}{5}),用长方形纸表示:
- 将纸平均分成3份,取2份;再将这2份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4份。
- 观察结果:整张纸被平均分成15份,取了其中的8份,即(\frac{8}{15})。
- 归纳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 出示例子:(\frac{2}{3} \times \frac{4}{5}),用长方形纸表示:
(三)例题讲解,巩固应用
-
例1:计算(\frac{3}{4} \times \frac{2}{5})。
- 解答过程:
[ \frac{3}{4} \times \frac{2}{5} = \frac{3 \times 2}{4 \times 5} = \frac{6}{20} = \frac{3}{10} ] - 强调: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如(\frac{6}{20})约分为(\frac{3}{10}))。
- 解答过程:
-
例2:一根绳子长(\frac{9}{10})米,用去它的(\frac{2}{3}),用去了多少米?
- 分析:求“用去了多少米”即求(\frac{9}{10})的(\frac{2}{3})是多少,列式为(\frac{9}{10} \times \frac{2}{3})。
- 解答:
[ \frac{9}{10} \times \frac{2}{3} = \frac{9 \times 2}{10 \times 3} = \frac{18}{30} = \frac{3}{5} \text{(米)} ]
-
对比练习:
- 判断下列算式的意义:
- (\frac{1}{2} \times \frac{1}{3})(求(\frac{1}{2})的(\frac{1}{3})是多少)
- (\frac{2}{5} \times 3)(求(\frac{2}{5})的3倍是多少)
- 判断下列算式的意义:
(四)课堂练习,深化理解
-
基础题:计算下列各题。
- (\frac{3}{5} \times \frac{2}{7})
- (\frac{4}{9} \times \frac{3}{8})
- (\frac{5}{6} \times \frac{3}{10})
-
提高题:解决问题。
一块菜地的(\frac{3}{4})种了青菜,\frac{1}{2})种的是白菜,白菜占这块菜地的几分之几?
-
拓展题:
\frac{a}{b} \times \frac{c}{d} = \frac{3}{10}),且(a, b, c, d)均为非零自然数,(a)最小是多少?(提示:(a \times c = 3),(b \times d = 10),取(a=1, c=3, b=2, d=5))
(五)课堂小结,回顾梳理
-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计算时,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结果要化简。
(六)布置作业
- 课本练习题:完成“分数乘分数”相关习题。
- 实践作业:用一张纸折出(\frac{1}{4} \times \frac{1}{3})的结果,并拍照记录。
板书设计
分数乘分数
1. 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 法则: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
例:\(\frac{3}{4} \times \frac{2}{5} = \frac{3 \times 2}{4 \times 5} = \frac{6}{20} = \frac{3}{10}\)
3. 应用:
一根绳子长\(\frac{9}{10}\)米,用去它的\(\frac{2}{3}\),用去多少米?
\(\frac{9}{10} \times \frac{2}{3} = \frac{3}{5}\)(米)
教学反思
- 成功之处:通过折纸活动,学生直观理解了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参与度高;例题设计由浅入深,符合认知规律。
- 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先约分再计算”的简便方法掌握不熟练,需加强练习;拓展题对学困生有难度,可分层设计作业。
- 改进措施:增加“先约分再计算”的专项练习;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分数乘法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为什么分数乘分数时,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解答: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frac{1}{2} \times \frac{1}{3})表示将(\frac{1}{2})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通过折纸操作可以发现,(\frac{1}{2})被平均分成3份后,每份是(\frac{1}{6}),\frac{1}{2} \times \frac{1}{3} = \frac{1 \times 1}{2 \times 3} = \frac{1}{6}),这一规律适用于所有分数乘分数的情况,即分子相乘的积作为新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新分母。
问题2:分数乘法中,如何判断“先约分再计算”更简便?
解答:当分子和分母有公因数时,“先约分再计算”可以简化计算过程,减少数值大小,避免最后化简的麻烦,计算(\frac{4}{9} \times \frac{3}{8})时,可以先约分:
- 4和8有公因数4,9和3有公因数3,约分后得到(\frac{1}{3} \times \frac{1}{2} = \frac{1}{6})。
若先计算分子分母相乘,得到(\frac{12}{72}),再约分为(\frac{1}{6}),步骤更多,观察分子和分母是否有公因数,是判断是否先约分的关键。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