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游戏
教学目标
-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 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以及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
游戏准备
- 场地布置:在教室或户外空旷场地,根据不同游戏设置相应区域,如“小动物跳圈”游戏的圈摆放区、“接力运球”游戏的跑道等,确保场地安全无障碍物。
- 道具准备:
- 小动物跳圈:准备各种彩色塑料圈,直径约 30 50 厘米,每个圈间隔一定距离摆放,模拟小动物跳跃的路径。
- 接力运球:准备若干个皮球或海绵球,与幼儿人数相匹配的篮球或纸盒(用于终点装球)。
- 盲人摸象:准备一条蒙眼用的布条,一个充气大象玩具或其他大型毛绒玩具作为“象”。
- 音乐播放器:用于播放游戏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与规则
(一)小动物跳圈
- 游戏玩法:
-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站在起点线后,游戏开始,幼儿模仿小兔子等小动物,双脚并拢连续向前跳跃,穿过一个个彩色圈,到达终点后迅速跑回起点,与下一个幼儿击掌,下一个幼儿继续出发。
- 教师在旁边引导幼儿跳跃的节奏和姿势,鼓励幼儿快速完成比赛。
- 游戏规则:
- 幼儿必须双脚并拢跳跃,不能单脚跳或跨过圈。
- 若幼儿在跳跃过程中不小心碰倒圈,需立即扶起放回原位,继续游戏。
- 返回起点时必须与下一个幼儿击掌,下一位幼儿才能出发,否则视为违规,该组需重新开始。
(二)接力运球
- 游戏玩法:
- 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幼儿站在跑道一端,手持一个皮球,游戏开始,第一个幼儿迅速向前奔跑,将球运到对面终点的篮球或纸盒处,把球放入后跑回起点,与第二个幼儿击掌,第二个幼儿重复动作,依次类推,最先完成接力且球全部放入终点容器的小组获胜。
- 在运球过程中,幼儿可以用双手抱球、拍球前进,但球不能离开地面太久,尽量保持球的滚动。
- 游戏规则:
- 运球过程中如果球失控滚离跑道,幼儿需将球捡回失控位置,继续运球前进,不能缩短运球距离。
- 交接球时必须在起点线或终点线内完成击掌交接,否则算违规,该组需回到上一个交接点重新交接。
- 若有小组的球在终点容器外,需重新将球放入容器,方可计算完成比赛。
(三)盲人摸象
- 游戏玩法:
- 选出一名幼儿扮演“盲人”,用布条蒙住眼睛,站在场地中央,其他幼儿围绕在“盲人”周围,扮演各种小动物,但不能发出声音。“盲人”通过触摸其他幼儿的身体部位来猜测他们模仿的是哪种小动物,猜对后双方交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 教师在一旁提醒“盲人”注意安全,避免碰撞到其他幼儿或场地设施。
- 游戏规则:
- “盲人”只能通过触摸来猜测小动物,不能偷看。
- 其他幼儿在被触摸时要尽量保持静止,让“盲人”能准确判断,但不能故意误导“盲人”,如故意做出不符合所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 当“盲人”猜对后,被猜中的幼儿要诚实地承认,然后双方有序交换角色,不能混乱。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5 分钟)
-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播放欢快的儿歌,如《两只老虎》,让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地跳动、摇摆身体,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活动关节,如头部转动、肩部伸展、腰部扭转、膝关节屈伸、踝关节转动等,每个动作重复 4 6 次。
-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超级好玩的地方,那里有好多有趣的游戏等着我们,你们想不想去呀?”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应。
(二)游戏介绍与示范(10 分钟)
- 教师分别向幼儿介绍三个游戏的名称、玩法和规则,在介绍过程中,邀请几位幼儿上台配合教师进行示范,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游戏的流程和要求,在介绍“小动物跳圈”游戏时,教师说:“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玩小动物跳圈的游戏,看,这里有很多彩色的圈,就像小动物们跳跃的路,我们要像小兔子一样,双脚并拢,一个接一个地跳过这些圈,谁能来试一试?”邀请幼儿上台示范跳跃动作,教师在旁边纠正和指导,强调双脚并拢、连续跳跃的要点,然后继续介绍游戏的其他规则。
- 对于每个游戏的示范,教师都要完整地展示一遍,包括游戏的起始动作、进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以及结束动作,让幼儿清楚地看到游戏的全过程,同时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要用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如“小朋友们,看老师这样,轻轻地跳起来,稳稳地落在下一个圈里,就像小兔子在草地上蹦蹦跳跳一样哦。”
(三)游戏分组与进行(30 分钟)
- 根据幼儿的人数和实际情况,将幼儿合理地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尽量相等,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能力的幼儿搭配,以便在游戏中互相学习和帮助,在“接力运球”游戏中,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 8 10 人。
- 按照游戏的顺序,依次开展“小动物跳圈”“接力运球”“盲人摸象”三个游戏,每个游戏进行两轮,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参与和练习,在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情况,及时为幼儿提供帮助和指导,鼓励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在“接力运球”游戏中,如果有小组的幼儿在运球过程中遇到困难,球总是失控,教师可以走过去,蹲下来对幼儿说:“别着急,你看,我们运球的时候手要像这样稍微用力按住球,让它稳稳地向前滚,你试试看。”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游戏节奏和难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如果某个小组在游戏中出现争议或违规行为,教师要及时制止,并按照游戏规则进行公正的裁决,向幼儿解释清楚原因,让幼儿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四)游戏归纳与放松(10 分钟)
- 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对本次游戏活动进行归纳,先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验,如“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玩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你们开心吗?谁能来说一说你在游戏里最喜欢哪个环节,为什么呀?”鼓励幼儿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教师认真倾听并给予肯定和回应。
- 教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表扬,重点表扬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展现出的团队合作精神、遵守规则的意识、勇敢尝试的精神以及良好的运动能力等。“小朋友们,你们在今天的游戏里都表现得非常棒!在接力运球比赛中,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团结协作,努力地把球运到终点,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还有在盲人摸象游戏里,很多小朋友都很有耐心,静静地站在那里让‘盲人’小朋友摸,非常遵守规则,老师为你们每一个人感到骄傲!”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教师也要委婉地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期望,如“不过呢,我们在小动物跳圈游戏里,有的小朋友不小心把圈碰倒了,下次我们要更加小心一点,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哦。”
-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播放舒缓的音乐,如《摇篮曲》,让幼儿闭上眼睛,深呼吸几次,然后慢慢地放松手臂、腿部、身体的肌肉,教师可以轻轻按摩幼儿的肩膀、背部等部位,帮助幼儿缓解肌肉疲劳,引导幼儿回忆游戏中的美好瞬间,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游戏活动,教师说:“小朋友们,现在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刚才玩游戏的时候那些开心的事情,让自己好好放松一下,慢慢地放松你的小胳膊、小腿,就像躺在云朵上一样舒服……”
注意事项
- 游戏前要检查场地和道具的安全性,确保没有尖锐的边角、松动的部件等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的隐患,检查塑料圈是否完好无损,没有裂缝或破损;皮球的气是否充足,表面是否光滑,没有漏气或破损的地方;蒙眼用的布条是否干净、柔软,没有异味等。
-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如有幼儿感到疲劳或不适,应及时让其休息,并给予适当的照顾,发现某个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脸色苍白、呼吸急促,教师要立即停止游戏,将幼儿带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询问其身体状况,必要时通知保健医生。
- 提醒幼儿在游戏中注意安全,避免相互推搡、碰撞,特别是在“盲人摸象”游戏中,要确保“盲人”幼儿周围的空间足够安全,其他幼儿不要随意走动或靠近“盲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 游戏结束后,要组织幼儿一起收拾整理游戏道具,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责任感,让幼儿将塑料圈逐个叠放整齐,把皮球放回指定的位置,将蒙眼用的布条折叠好等,教师可以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对幼儿的整理工作进行表扬和鼓励。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在“接力运球”游戏中,如果有幼儿总是运球不稳,导致小组成绩落后,会影响他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该怎么办? 解答: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首先要给予这位幼儿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不要气馁,可以在游戏间隙,单独对他进行运球技巧的指导,如教他如何更好地控制球的方向和速度,如何用手的力量推动球前进等,同时让他多进行一些运球的练习,在小组中,也可以引导其他幼儿给予他帮助和鼓励,比如让他在小组前面先练习几次,其他幼儿为他加油助威,增强他的自信心,并且在评价游戏结果时,不仅要关注小组的成绩,还要注重对个人努力和进步的肯定,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每个幼儿都感受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
问题 2:在“盲人摸象”游戏中,有的幼儿可能会害怕被“盲人”摸到,从而违反规则故意乱动或发出声音,该如何处理? 解答: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特别强调游戏规则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让幼儿明白只有大家都遵守规则,游戏才能顺利进行,如果在游戏过程中发现有幼儿违反规则,教师要及时制止,并以温和而严肃的方式提醒他遵守规则,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说:“小朋友,我们要遵守游戏规则哦,现在你是小动物,要安静地让‘盲人’小朋友来摸,不能动也不能出声,这样才是勇敢的孩子。”对于遵守规则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小贴纸、小红花等,树立正面榜样,引导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教师也可以适当调整游戏的难度和方式,比如增加一些提示或缩小“盲人”摸象的范围,让幼儿更容易参与到游戏中,减少因害怕而产生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