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倒西歪成语
倒西歪这个成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不稳定、不端正的状态,它既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姿态,也可以用来形容物体的摆放或建筑的结构。
基本含义与用法
-
基本含义:东倒西歪形容行走不稳或物体倾斜不正的样子,它既可以描述人因醉酒、疲惫等原因而身体摇晃、站立不稳的状态,也可以描述物体摆放不整齐或建筑物结构不稳固的情况。
-
语法用法:东倒西歪是一个联合式成语,由方位词东、西和动词倒、歪组合而成,形成对仗结构,在句子中,它可以作谓语、定语或补语,通常带有贬义色彩,用于描述失序、混乱或不稳定的状态。
出处与溯源
-
文献记载:东倒西歪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元代戏曲作品,曾瑞卿的《留鞋记》第二折中有醉醺醺东倒西歪的描述,展现了醉酒者的姿态,元代萧德祥的《杨氏女杀狗劝夫》中也有类似的使用实例。
-
跨时代应用:在明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等著作中,东倒西歪继续被沿用,描述混乱场景或建筑结构的不稳定状态,明清小说中的类似描写,如《水浒传》中的三间东倒西歪屋,进一步印证了该成语的广泛使用和跨时代传承。
语义解析与近义关联
-
语义双重性:东倒西歪具有双重语义特征,它可以描述人的肢体动作失控状态,如醉酒者或体力不支者的摇晃欲倒姿态;它也可以描述物体的物理形态特征,如被强风摧折的植物或老旧建筑物的倾斜状态。
-
近义词关联:与东倒西歪相近的成语有东歪西倒、七颠八倒等,它们都描述了一种不稳定或无序的状态,前仰后合侧重前后晃动,杂乱无章偏重排列混乱,这些词语在语义上与东倒西歪有一定的关联。
反义词与对比
-
反义词:东倒西歪的反义词包括井井有条、有条不紊等,这些词语描述了一种有序、稳定的状态,与东倒西歪形成鲜明对比。
-
对比示例:一个房间如果物品摆放得东倒西歪,就会显得杂乱无章;而如果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就会显得整洁有序,同样,一个人如果站得东倒西歪,就会给人一种不稳定、不可靠的感觉;而如果站得笔直挺拔,就会给人一种稳重、自信的感觉。
方言印证与文化传播
-
方言同义变体:在山西长治方言中,存在与东倒西歪同义的成语圪醍圪倒,这种地域变体不仅保留了核心语义步态不稳的特征,还印证了该成语在汉语文化圈内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
-
文化内涵:东倒西歪这个成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一种物理状态的描述,更是对一种社会现象或心理状态的隐喻,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生活没有规律、事业没有方向或精神没有寄托的状态;也可以用来批评一种混乱无序、缺乏组织的社会现象。
实际应用与示例
-
描述人物状态:他喝得酩酊大醉,走路东倒西歪,几乎无法自理,这句话通过东倒西歪生动地描绘了醉酒者行走不稳的状态。
-
描述物体状态:那间老屋年久失修,墙壁东倒西歪,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这里东倒西歪准确地描述了老旧建筑物的不稳定状态。
-
引申比喻:他的心绪如同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稻草,杂乱无章,这句话通过比喻手法,将东倒西歪用于描述人物内心的混乱和不安。
以下是关于“东倒西歪”成语的两个常见问题及解答:
问题 | 解答 |
---|---|
东倒西歪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 东倒西歪通常带有贬义色彩,用于描述失序、混乱或不稳定的状态,它多用于批评或描述一种不良的现象或行为。 |
东倒西歪可以用于形容建筑物吗? | 可以,东倒西歪不仅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姿态不稳,还可以用来形容建筑物结构不稳固或摆放不正的情况。“那栋楼因为地基不牢,已经东 |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