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月披星成语
月披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ài yuè pī xīng,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身披星星,头顶月亮,用来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成语出处
戴月披星出自元代无名氏的《冤家债主》第一折:“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这里的“披星戴月”与“戴月披星”语义相同,都是形容辛勤劳作或奔波的状态。
用法与结构
戴月披星是一个联合式成语,由“戴月”和“披星”两个动宾词组并列构成,在句子中,它主要作为谓语使用,用来描述人物的行为状态。“采药人戴月披星廿八年”,这里的“戴月披星”就生动地描绘了采药人长期辛勤劳作的情景。
近义词与反义词
戴月披星的近义词有“披星戴月”、“日夜兼程”、“起早贪黑”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辛勤劳作或奔波的意思,而它的反义词则可能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等,表示不劳动、不忙碌的状态。
示例与应用场景
在文学作品中,戴月披星常被用来形容劳动者的辛勤或旅人的艰辛,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第四十四回中就有“真是个迎风冒雪,戴月披星”的描述,这里用戴月披星来强化取经路途的艰险。
在现代语境中,戴月披星也可以用来赞美那些为了工作、学习或生活而不懈努力的人们。“他为了完成这个项目,戴月披星地工作了几个月”,这里的戴月披星就表达了对主人公辛勤付出的肯定。
相关问答FAQs
问:戴月披星和披星戴月有什么区别?
答:戴月披星和披星戴月是同一个成语的不同说法,它们的语义完全一致,都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区别在于词序的不同,但意思不变。
问:戴月披星可以用在哪些场景中?
答:戴月披星可以用在多种场景中,包括但不限于:
- 描述农民、工人等劳动者的辛勤劳作;
- 形容旅人、商人等为了生计或事业而日夜奔波;
- 赞美那些为了理想、目标而不懈努力的人们;
- 在文学作品中,用来渲染环境氛围,增强表达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