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书特书成语
大书特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它的意思是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或宣扬,这个成语的拼音是“dà shū tè shū”,书”字在这里是写、记载的意思。
成语来源与典故
-
出处:该成语最早见于唐代韩愈的《答元侍御书》,原文中提到:“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这里的“大书特书”就是表示要特别郑重地记录下某些重要的事情。
-
典故:据传,唐朝时有一个人名叫甄济的读书人,早年以文士著称,后入朝为官,他为人正直,办事公允,安禄山作乱时,甄济不为威慑所屈,他的儿子甄逢也是一个品行优良的读书人,他认为自己父亲的德行,足以列入史册,便向好友元稹诉说父亲的事迹,元稹写了封信,告诉正在修史的韩愈,请他考虑是否可以将甄氏父子的事迹加入史册,后来韩愈回了封信给元稹:“甄氏父子的事迹是应该加入史册,这也是我的工作,像你这样乐道人之善的美德,也有资格和甄氏父子一同列入史册,你现在还很年轻,前途大有可为,将来的成就一定更值得让史官大书特书,详细的记录。”后来“大书特书”被用来指将值得书写的事迹,郑重的记录下来。
用法与示例
-
用法:“大书特书”是一个联合式成语,通常用作宾语,常与“应该”、“值得”等词连用,它可以用来描述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赞美杰出人物的伟大功绩,或者形容伟大的文学、艺术、学术成果等。
-
示例:
- “新中国的成立这一伟大事件,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值得大书特书,它开启了中国新纪元。”
- “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领域的卓越贡献,值得在农业发展史上大书特书。”
- “《红楼梦》这部古典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值得大书特书。”
- “倘令为林文忠作传,则烧鸦片一事,固当大书特书。”(清·吴汝纶《答严几道》)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淋漓尽致、浓墨重彩、大肆渲染、极尽描摹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对某件事情或事物的重视和强调。
-
反义词: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等,这些词语则表示对事情的描述或记载不够详细或深入。
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
-
文化内涵:“大书特书”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历史记载的重视和对杰出人物的敬仰,它鼓励人们要铭记历史、传承文化,同时也激励着人们去创造更多值得被记载和传颂的伟大事迹。
-
社会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大书特书”这个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关注那些对社会进步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和人物,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宣传和弘扬,以激发更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相关问答FAQs
-
问:“大书特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事情?
- 答:“大书特书”可以用于描述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赞美杰出人物的伟大功绩,或者形容伟大的文学、艺术、学术成果等,只要是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值得被后人铭记的事情,都可以用“大书特书”来形容。
-
问:“大书特书”与“轻描淡写”有什么区别?
- 答:“大书特书”表示对某件事情或事物的重视和强调,要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或宣扬;而“轻描淡写”则表示对事情的描述或记载不够详细或深入,只是简单地提及一下,两者在表达效果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