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走龙蛇成语
笔走龙蛇”是一个汉语成语,它生动地描绘了书法作品的灵动与气势,下面将详细解析这个成语的含义、来源、用法以及相关故事:
维度 | |
---|---|
拼音 | bǐ zǒu lóng shé |
注音 | |
含义 | 形容书法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是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用来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矫健多姿 |
出处 | 最早出自唐代李白的《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这首诗是李白在贺知章府上宴饮时,看到怀素当众挥毫作书后所作,诗中生动地描绘了怀素草书的灵动与气势,后世据此归纳出成语“笔走龙蛇” |
近义词 | 笔底龙蛇、鸾翔凤翥、行云流水等,这些成语都常用来形容书法或文章的流畅与优美 |
反义词 | 春蚓秋蛇、鬼画桃符等,这些成语则用来形容书法拙劣、难看 |
语法结构 | 主谓式成语,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用来描述书法作品的特点或书法家的创作状态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但在实际使用中多含褒义,用于赞美书法作品的精美与书法家的技艺高超 |
成语辨形 | “龙”不能写作“尤”,“走”不能写作“zhǒu” |
成语正音 | “走”,不能读作“zhǒu” |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秘书监贺知章在府上宴请宾客,李白在席上作诗《草书歌行》,玄奘法师的弟子怀素擅长草书,当众被要求作书法,怀素援笔蘸墨,凝神运气挥毫,很快写就,贺知章赞叹道:“上人书写,左盘右旋,真是笔走龙蛇。”怀素的字,李白的诗,贺知章的评论,一时间传遍京华。
成语寓意
怀素笔走龙蛇的故事告诉人们,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熟能生巧,对一项工作、一件手艺练熟了,自然就会有一些小窍门,这样做起事来就更容易,就能做出令人佩服的成绩。
运用示例
-
文学描写:在描写书法家创作场景时,常使用“笔走龙蛇”来展现其技艺高超,如“书童抬出几箱书写用的麻笺、素绢,书案上摆出数方上好的宣州石砚,书童几人轮番注水研墨,怀素放下酒杯,飘然起立,堂上顿时一片寂静,但见少年僧人援笔蘸墨,凝神注视纸绢片刻,突然运气挥毫,臂转腕旋,写完一张又一张,不多久,满地尽是灵气飞动的草书,几箱麻笺素绢顷刻用完。”这段文字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怀素“笔走龙蛇”的创作过程。
-
日常表达:在赞美他人书法作品时,可以说“这幅字真是笔走龙蛇,气势磅礴!”或者“他的书法笔走龙蛇,自成一派,令人赞叹不已!”这样的表达既简洁又形象,能够准确传达出对书法作品的赞赏之情。
“笔走龙蛇”这一成语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还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一种赞美和颂扬,更是对勤学苦练、熟能生巧精神的一种肯定和传承。
FAQs
问:成语“笔走龙蛇”可以用来形容哪些类型的书法作品?
答:成语“笔走龙蛇”主要用于形容书法风格洒脱、笔势矫健多姿的作品,尤其适用于草书等自由奔放的书体,它强调的是书法作品的动态美和气势美,因此那些笔画流畅、结构紧凑、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书法作品往往更符合“笔走龙蛇”的意境,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书体就不能用“笔走龙蛇”来形容,只要作品具备相应的特点和气质即可。
问:除了书法领域外,“笔走龙蛇”还可以用于哪些场合?
答:虽然“笔走龙蛇”最初是用来形容书法作品的,但它所蕴含的流畅、自如、有气势等意象却可以延伸到其他多个领域,在文学创作中,可以用“笔走龙蛇”来形容文笔流畅、才思敏捷的作家;在绘画领域,也可以用来形容笔触生动、画面富有动感的作品;甚至在一些需要快速而准确地表达思想的场合(如演讲、辩论等),也可以用“笔走龙蛇”来比喻语言流畅、条理清晰、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非书法领域的应用中,“笔走龙蛇”更多是一种比喻和引申的用法,而非其本意所指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