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享发现 > 林成语

林成语

shiwaishuzidu2025年07月20日 00:51:46分享发现97

成语,作为汉语中一类独特的词汇,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常常被用于形容各种自然景象、人物品质或社会现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林”字的成语及其详细解释:

序号 成语 解释
1 林寒洞肃 寒:寒冷;肃:肃杀,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2 林林总总 形容众多。
3 林下风范 林下:幽僻之境;风范: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4 巢林一枝 指鹪鹩筑巢,只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后以之比喻安本分,不贪多。
5 焚林而猎 焚烧树木林,猎取禽兽,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久打算。
6 池鱼林木 比喻无辜而受连累,遭祸害。
7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8 言谈林薮 林薮: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指关于谈论的人。
9 把臂入林 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10 独木不成林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11 弹雨枪林 弹下如雨,枪立如林,形容战斗剧烈。
12 林寒涧肃 指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13 林籁泉韵 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14 林栖谷隐 指在山林隐居,亦指隐居的人。
15 林下风韵 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同“林下风气”。

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还深刻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在使用这些成语时,我们应结合具体语境,恰当运用,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还有一些与“林”相关的成语,如“绿林好汉”,原指西汉末年聚集起义的湖北绿林山的农民起义军,后泛指聚集山林、反抗统治者的人们,也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酒池肉林”,则形容极端奢侈的生活,源自商纣王的传说。

相关问答FAQs

Q1:成语“林寒洞肃”可以用来形容什么季节的景象? A1:成语“林寒洞肃”可以用来形容秋冬季节的景象,特别是当林木萧疏、溪涧浅落时,给人一种寒冷而肃杀的感觉。

Q2:成语“林下风范”通常用来形容哪类人? A2:成语“林下风范”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特别是那些态度娴雅、举止大方的女性,它强调了女性在幽静环境中所展现出的高雅气质和风度。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uzidu.com/fenxiangfaxian/6755.html

分享给朋友:

“林成语” 的相关文章

春天的成语

春天的成语

,这个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自古以来就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留下了众多描绘其美景与神韵的成语,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描写春天的成语及其解释: 成语 解释 春暖花开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

人面桃花相映红打一成语

人面桃花相映红打一成语

人面桃花相映红”这一经典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全诗为:“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佳人邂逅又分离的情景,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爱情的怅惘,而“人面桃花相映红”...

吃瓜子打一成语

吃瓜子打一成语

瓜子这一行为,看似平常,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智慧,在猜成语的谜语中,“吃瓜子”打一成语的答案,既生动有趣又结合了汉字的独特魅力,下面将详细解析这个谜语,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序号 描述 1...

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

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

古老的东方,寺庙的钟声总是能穿透晨雾,回荡在山谷之间,和尚们日复一日地念诵着经文,那低沉而悠扬的声音,仿佛能洗净尘世的喧嚣,有句俗语却道出了其中的微妙——“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短短七个字,如同一把锐利的剑,直指某些形式主义背后的空洞与虚...

狗熊掰棒子 掰一个丢一个

狗熊掰棒子 掰一个丢一个

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这句耳熟能详的歇后语,以其生动形象的比喻,深深植根于民间智慧之中,它不仅描绘了狗熊在玉米地中笨拙而贪婪的行为模式,更成为了人们用以讽刺那些做事缺乏规划、见异思迁、最终一事无成之人的经典比喻,以下将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

三伏天穿棉袄 里外发烧

三伏天穿棉袄 里外发烧

炎炎夏日,三伏天作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人们纷纷轻装上阵,以求得一丝凉爽,有这样一句歇后语——“三伏天穿棉袄——里外发烧”,它以夸张而形象的方式,描绘了一种与季节格格不入的行为,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序号 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