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分数分数乘法教学设计如何突破重难点?

分数分数乘法教学设计如何突破重难点?

shiwaishuzidu2025年10月10日 11:17:57学习资源37

,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以下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经历“具体—半具体—抽象”的认知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和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分数乘分数的算理理解。
  • 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特别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分数乘分数时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的算理。

教学准备

  • 教具:圆形纸片、长方形纸、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卡。
  • 学具:每人准备几张长方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1. 创设情境
    展示图片:一个蛋糕平均切成8块,小明吃了其中的3块。
    提问:小明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3/8)
    追问:如果每人吃1/8块蛋糕,3个人一共吃多少块?(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8 × 3)
    通过生活情境引出分数乘整数的课题。

  2. 复习旧知
    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迁移思考:1/8 × 3表示什么意义?(3个1/8相加)

(二)探究新知,理解算理(20分钟)

  1. 分数乘整数

    • 操作活动
      让学生用长方形纸表示1/8,涂出3个1/8,观察结果是多少(3/8)。
      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1/8 + 1/8 + 1/8 = 3/8,再改写成乘法算式:1/8 × 3 = 3/8。
    • 归纳方法
      提问:观察1/8 × 3 = 3/8,分子1×3=3,分母不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 强调约分
      出示例题:2/9 × 6 = ?(引导学生先计算2×6=12,分母9不变,得到12/9,再约分为4/3)
  2. 分数乘分数

    • 情境过渡
      提问:如果1/2杯水的1/3是多少?如何列式?(1/2 × 1/3)
    • 操作探究
      (1)让学生用长方形纸表示1/2,折出它的1/3,观察阴影部分占整个纸的几分之几。
      (2)引导学生发现:1/2的1/3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2×3=6份,取其中的1份,即1/6。
      (3)总结算理:1/2 × 1/3 = (1×1)/(2×3) = 1/6。
    • 推广规律
      出示例题:3/4 × 2/5 = ?(引导学生用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的方法计算,得到6/20,约分为3/10)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10分钟)

  1. 基础练习(课件出示):

    • 计算下列各题:
      ① 5/6 × 2 = ② 3/8 × 4 = ③ 2/3 × 1/2 = ④ 5/12 × 3/4
    •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 应用练习

    • 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了它的3/5,用去了多少米?(10 × 3/5 = 6米)
    • 一件衣服原价300元,降价1/3后现价多少元?(300 × 1/3 = 100元,现价200元)

(四)课堂小结,梳理知识(3分钟)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强调:意义不同但算理相通,计算结果要约分)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 课本练习题:PXX 第1、2、3题。
  2. 拓展题:一张纸的1/3的1/2是多少?如果这张纸是A4纸,实际面积是多少?(测量A4纸尺寸计算)

教学评价

  • 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操作活动,观察学生对算理的理解程度。
  • 结果性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验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 多元评价: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过程。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为什么分数乘分数时要用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解答:分数乘分数的本质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2 × 1/3表示将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1份(即1/2),再将这1/2平均分成3份取1份,相当于将单位“1”平均分成2×3=6份,取其中的1份,即1/6,分子相乘(1×1)表示取的总份数,分母相乘(2×3)表示将单位“1”平均分成的总份数,从而得到结果1/6。

问题2:学生在计算分数乘法时容易出错的地方有哪些?如何纠正?
解答:学生常见错误包括:

  1. 忘记约分:如3/4 × 2/3 = 6/12未约分为1/2。
    纠正方法:强调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可通过“先约分再计算”简化过程(如3/4 × 2/3 = (3×2)/(4×3) = 1/2)。
  2. 混淆乘法意义:如将“12的1/3”误算为1/3 × 12(正确),但部分学生会写成12 × 1/3的顺序错误(结果相同但意义理解偏差)。
    纠正方法:通过情境对比,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强化“量×率”的对应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uzidu.com/xuexiziyuan/18110.html

分享给朋友:

“分数分数乘法教学设计如何突破重难点?” 的相关文章

记叙文范文

记叙文范文

清晨的意外 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大地上,我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穿梭在熟悉的街道上,准备去学校开启新的一天。 路过小区门口时,我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躺在路边,它的羽毛凌乱,翅膀耷拉着,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无助,我心中一紧,...

一篇标准的论文范文

一篇标准的论文范文

引言 在当今[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中,[研究主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核心问题,随着[相关技术/现象]的不断涌现,深入理解其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研究主题]的系统研究,揭示其背后的...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家族兴衰的宏大叙事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展现了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小说通过元春省亲、贾府元宵夜宴等盛大场面,描绘了贾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的繁华生活,在这繁华背后,作者曹雪芹...

月亮作文

月亮作文

月亮,那夜空中的精灵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月亮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高悬于夜空之上,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辉,自古以来,它就承载着人类无数的遐想、情感与文化内涵,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月亮的形态之美 月亮的美,首先体现在它丰富多...

三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我的植物朋友 我家阳台上有一盆美丽的桃花。 桃花的样子 桃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花朵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粉色的小仙子在枝头跳舞,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像害羞的小姑娘,半遮半掩;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花蕊,像精致的小皇冠;有的还是...

心理手抄报

心理手抄报

常见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 含义 破窗效应 如果一个窗户破了,没有得到及时修理,其他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破更多窗户,在心理层面,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强的暗示作用,不良现象若不及时纠正,会引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