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手抄报
常见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 | 含义 |
---|---|
破窗效应 | 如果一个窗户破了,没有得到及时修理,其他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破更多窗户,在心理层面,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强的暗示作用,不良现象若不及时纠正,会引发更多人的效仿,导致问题扩大化,一间教室里如果有几张桌子摆放杂乱,又没人收拾,久而久之,教室可能会变得越发脏乱,因为大家会觉得反正已经这样了,再弄乱一点也没关系。 |
晕轮效应 | 当我们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会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错误,一个人外表长得很好看,我们就可能无意识地认为他/她其他方面也很优秀,如聪明、善良等,而忽略了对其其他特质的客观判断。 |
登门槛效应 |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小的要求,为了保持形象的一致,更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就像先让别人跨过门槛,再逐渐提高要求,先请求别人帮忙做一件小事,如借一支笔,对方答应后,再请求帮忙做一件更大的事情,如帮忙整理资料,对方接受的可能性会增加。 |
情绪调节方法
方法 | 操作 |
---|---|
深呼吸法 |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感受腹部的膨胀,然后慢慢地呼气,感受腹部的收缩,重复这个过程,每次呼吸尽量保持均匀、缓慢、深沉,持续做几分钟,这样可以激活身体的放松反应,缓解紧张情绪。 |
转移注意力法 | 当情绪不佳时,将注意力从引发负面情绪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比如可以听一首喜欢的音乐,看一部有趣的电影,阅读一本吸引人的书籍,或者进行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跑步、瑜伽等,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大脑暂时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使心情得到改善。 |
合理宣泄法 | 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宣泄出来,比如找一个空旷的地方大喊几声,将内心的不满和压力释放出来;或者找朋友倾诉,把自己的烦恼和委屈说出来,朋友的倾听和支持能让我们感觉好一些;也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把内心的想法和情绪记录下来,这有助于梳理自己的情绪。 |
心理健康小贴士
方面 | 建议 |
---|---|
人际交往 | 积极与他人沟通,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尊重他人的观点和差异,避免争吵和冲突,多参加社交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这有助于提升自信心和归属感。 |
自我认知 | 定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设定合理的目标,避免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特长,增强自我认同感。 |
生活习惯 |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和糖分,适度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改善心情,减轻压力。 |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如何区分正常的情绪波动和心理问题? 解答:正常的情绪波动通常是由具体的生活事件引起的,情绪反应与事件的性质和强度相匹配,而且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会随着事件的解决或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正常,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感到沮丧,但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就恢复了正常状态,而心理问题的情绪反应往往超出了正常范围,情绪反应过度或不合理,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或者即使诱因消除后情绪仍然难以恢复,同时还会伴有一些躯体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头痛等,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可能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问题 2:为什么有时候越想忘记的事情越忘不掉? 解答:这涉及到心理学中的“白熊效应”,当我们被告知不要去想某件事情时,大脑反而会提高对这件事情的警觉性,因为它将禁止思考的内容视为一种特殊任务,从而不断地去关注它,你越是告诉自己不要想起某件尴尬的事情,你的大脑就会越频繁地提取与之相关的记忆,导致这件事更难被忘记,有时候试图强行忘记一些事情可能并不奏效,反而坦然面对,让时间慢慢淡化记忆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