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分数除法教案怎么教孩子理解算理?
,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本教案通过情境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分数除法的知识体系,培养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经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 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尤其是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练习题卡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情境图:小明有4张同样大小的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张?学生列出算式:4÷2=2(张)。
追问:如果将1张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张?(1/2张)
再问:如果将3/4张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张?引出课题:分数除法。
(二)探究新知,构建方法
-
分数除以整数
- 动手操作:学生用圆形纸片表示3/4张饼,平均分成2份,找出每份是多少。
- 引导思考:3/4÷2表示把3/4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4的1/2,即3/4×1/2=3/8。
- 归纳方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 例题:4/5÷2=4/5×1/2=4/10=2/5。
-
一个数除以分数
- 情境过渡:如果将1张饼分给1/2个小朋友(即半个小朋友分得1张),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张?引导学生理解1÷1/2=2。
- 直观演示:用线段图表示1÷1/2,发现1里面有2个1/2,所以商是2。
- 类推探究:1÷2/3=?引导学生发现1里面有3个1/3,2/3里面有2个1/3,所以1÷2/3=3/2。
- 归纳方法: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 例题:6÷3/4=6×4/3=8。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 基础练习:
5/6÷5= 8÷2/7= 3/4÷6=
- 对比练习:
比较分数乘法与除法的计算方法(乘以倒数vs乘以整数)。
- 解决问题:
一辆汽车行驶10千米耗油2/5升,1升油能行驶多少千米?(10÷2/5=25千米)
(四)课堂小结,回顾提升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的关键是什么?(乘除数的倒数)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0除外、结果约分)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
1. 分数除以整数:3/4÷2=3/4×1/2=3/8
(方法:乘整数的倒数)
2. 一个数除以分数:1÷1/2=2 1÷2/3=3/2
(方法:乘分数的倒数)
3. 计算要点:除数不为0,结果要约分
教学反思
通过操作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但部分学生对“除以一个数等于乘它的倒数”的转化过程仍需加强练习,后续可设计更多生活化问题,提升应用能力。
FAQs
问题1:为什么分数除法要转化为乘法?
解答: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由于分数乘法已经建立了清晰的规则(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乘除数的倒数)可以利用乘法法则简化计算,同时保持数学逻辑的一致性,3/4÷2=3/4×1/2,就是把“平均分成2份”转化为“取1/2份”。
问题2:如何帮助学生区分“乘以倒数”和“乘以整数”的异同?
解答:可通过对比练习强化理解,相同点:两者都是乘法运算;不同点:乘以整数时直接相乘(如3/4×2=6/4),而除以整数或分数时需先取倒数(如3/4÷2=3/4×1/2),可设计表格对比:
| 运算类型 | 示例 | 转化步骤 |
|----------|------------|------------------------|
| 分数乘整数 | 3/4×2 | 分子×整数,分母不变 |
| 分数除整数 | 3/4÷2 | 乘整数的倒数 |
| 分数乘分数 | 3/4×2/3 | 分子×分子,分母×分母 |
| 分数除分数 | 3/4÷2/3 | 乘分数的倒数 |
通过反复练习和对比,学生能逐步掌握转化规律,避免混淆。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