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及格线是多少?2023年有变化吗?
中级经济师及格分数是多少,这是许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相关规定,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行相对固定的合格标准,各科目合格标准均为试卷满分的60%,中级经济师考试包含《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个科目,每个科目的满分均为140分,因此及格线为84分(140×60%=84),这一标准自2022年起实行,在此之前,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及格线为78分(2018年至2021年)或72分(2018年以前),但自2022年起,人社部明确将中级经济师考试实行相对固定的合格标准,这意味着未来每年的及格线将稳定在84分,除非国家另有调整。
中级经济师考试是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通常安排在每年的10月底或11月初,具体时间以当年官方通知为准,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考生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考生如果在2023年通过了《经济基础知识》科目,那么需要在2024年通过《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才能顺利获得证书;如果在2024年未能通过《专业知识与实务》,则2023年《经济基础知识》的成绩作废,考生需在2025年重新通过《经济基础知识》科目,并继续通过《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经济基础知识》科目为公共科目,内容涵盖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六大模块,注重考查考生对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则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考生可根据自身工作需求或兴趣选择其中一个专业进行报考,不同专业的《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内容差异较大,例如工商管理专业侧重企业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内容,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则侧重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等内容,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工作领域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进行综合考量。
关于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备考策略,考生应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经济基础知识》科目内容较多,知识点繁杂,建议考生采用“理解+记忆”的方式,注重对经济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案例加深记忆,由于该科目涉及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考生需通过大量练习提高解题能力。《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则更注重考查考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建议考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进行学习,关注行业动态和政策变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还可以利用历年真题、模拟题等资料进行针对性训练,熟悉考试题型和命题规律,提高应试技巧。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合格标准虽然固定为84分,但不同地区的合格人数可能会受到当年试题难度、考生整体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某年试题难度较大,全国考生的平均分较低,虽然及格线仍为84分,但通过率可能会相应下降;反之,如果试题难度较小,通过率可能会上升,考生不应过分关注及格线的高低,而应将重点放在全面掌握知识点、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上,以应对各种可能的考试情况。
以下是中级经济师考试各科目满分及及格分数的对比表:
| 科目名称 | 试卷满分 | 及格分数 | 计算方式 |
|---|---|---|---|
| 经济基础知识 | 140分 | 84分 | 140×60%=84分 |
| 专业知识与实务 | 140分 | 84分 | 140×60%=84分 |
需要注意的是,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及格分数是针对每个科目单独计算的,考生必须同时通过《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个科目,才能取得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如果考生在一个考试年度内只通过了一个科目,则该科目的成绩可以保留至下一个考试年度,但必须在下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另一个科目,否则已通过科目的成绩将作废。
中级经济师证书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级经济师考试机构用印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持有者可以用于企业资质申报、个人职业发展、职称评定等方面,中级经济师职称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领域具有较高的认可度,是衡量经济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的重要依据。
对于考生而言,了解中级经济师及格分数的同时,还应关注考试报名条件、报名时间、报名方式等相关信息,中级经济师考试的报名条件通常要求考生具备高中以上学历,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一定年限,具备大学专科学历的考生需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的考生需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的考生需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具备硕士学位的考生需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具备博士学位的考生则可直接报名,报名通常在每年7-8月进行,考生需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进行网上报名,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缴纳考试费用。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及格分数为84分(满分140分的60%),考生需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个科目,方可取得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掌握考试内容,提高应试能力,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顺利获得中级经济师职称,为个人职业发展增添有力砝码。
相关问答FAQs:
-
问:中级经济师考试如果其中一个科目没过,成绩能保留多久? 答: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如果考生在一个考试年度内只通过了一个科目,该科目成绩可以保留至下一个考试年度,2023年通过《经济基础知识》,则需在2024年通过《专业知识与实务》;若2024年未通过《专业知识与实务》,则2023年《经济基础知识》成绩作废,需在2025年重新报考并通过该科目。
-
问:中级经济师考试不同专业的《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难度是否相同? 答:中级经济师考试不同专业的《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难度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考生的专业背景、工作领域及学习兴趣,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对于有一定企业管理或人力资源工作经验的考生来说可能相对容易,而财政税收、金融等专业则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计算能力,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避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而忽视自身优势。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