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大班数概念教案

大班数概念教案

shiwaishuzidu2025年07月11日 03:49:26学习资源99

教学目标

大班数概念教案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幼儿能正确感知并比较 10 以内数的多少、大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 熟练掌握 10 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能够清晰阐述数字之间的分合关系。
    • 认识简单的数序,能准确排列 10 以内数字的顺序,了解相邻数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实物操作、游戏互动等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数学思维能力。
    • 在分组合作与交流中,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他人意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有趣应用,增强自信心。
    • 培养幼儿做事认真、专注的学习品质,体验数学探索活动带来的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10 以内数的概念、组成、数序以及大小比较是本次教学的核心内容,确保幼儿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为后续数学学习筑牢根基。
    • 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数的运算,如点数、目测、加减法逆运算等,强化数感。
  2. 教学难点
    • 帮助幼儿建立数的守恒概念,明白物体数量不因排列方式、外形变化而改变,突破这一抽象思维障碍。
    • 让幼儿理解数的组成与分解的互换、互补关系,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提升数学思维灵活性。

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大量运用实物教具(如积木、小动物玩具、水果模型等)、图片、PPT 课件,将抽象数字具象化,让幼儿直观感知数与物对应关系,符合幼儿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
  2. 情境教学法:创设超市购物、生日派对分蛋糕、动物园游玩等生活情境,使数学问题融入趣味场景,激发幼儿参与热情,引导其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游戏教学法:设计数字接龙、猜数字、找朋友(数的组成配对)等游戏,寓教于乐,让幼儿在轻松氛围中巩固知识,增强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竞争意识与规则意识。
  4. 操作法:提供丰富操作材料,如串珠、拼图、分类卡片等,让幼儿动手摆弄,自主探索数的概念、组成,在实践操作中深化理解,锻炼手眼协调与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及配套 PPT、数字卡片(1 10)、实物教具若干、计数器、数棒、自制数学棋盘。
  2. 学具:每组一套小型积木、水果模型、分类托盘、作业单、彩笔、擦皮。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5 分钟)

  1. 故事开场:教师讲述《小熊的数字之旅》,引出小熊在森林里寻找数字宝藏的故事,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发他们对数字的好奇。
  2. 提问互动:故事讲完后,教师提问幼儿“你们知道森林里藏着哪些数字秘密吗”,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言,激活课堂氛围,自然导入教学主题。

(二)基础认知(10 分钟)

  1. 认识数字 1 10
    • 利用 PPT 依次展示 1 10 的数字图案,配合生动音效,引导幼儿跟读,强化记忆。
    • 出示对应数量实物图片(如 1 个苹果、2 只小狗等),让幼儿连线数字与实物,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理解每个数字代表的具体数量。
  2. 数的顺序
    • 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大型数字卡片(1 10),打乱顺序,邀请幼儿上前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排列,其余幼儿观察纠错,加深对数序的认识。
    • 开展“数字接龙”游戏,教师说一个数字,幼儿依次说出后面或前面的数字,锻炼反应能力与数序敏感度。

(三)数的概念深化(15 分钟)

  1. 数的大小比较
    • 呈现两组不同数量实物图片(如 3 朵红花和 5 朵黄花),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用“>”“<”“=”表示数量关系,讲解符号含义及用法。
    • 组织同桌幼儿互相出题,用数字卡片摆出比较式,并口头表述结果,巩固知识。
  2. 数的组成与分解
    • 以实物演示法讲解 5 的组成,将 5 个积木分成两份,展示多种分法(如 1 和 4、2 和 3 等),引入数的组成概念,让幼儿理解分合的互换性。
    • 发放数的组成作业单,幼儿独立完成 6 10 各数组成填空,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困难幼儿个别辅导,完成后集体讲评订正。

(四)实践应用(10 分钟)

  1. 超市购物游戏:设置模拟超市场景,摆放标有价格(1 10 元)的商品,给幼儿发放仿真货币,要求按指定金额购物,计算找零,在交易过程中运用数的运算知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2. 分类计数任务:提供混合玩具、文具等物品,幼儿分组进行分类,按颜色、形状等标准划分后,点数各类物品数量,并用数字记录,锻炼分类与计数技能融合运用。

(五)归纳回顾(5 分钟)

  1. 知识梳理: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包括数字认知、数序、大小比较、组成分解及实践应用要点,以提问抢答形式强化记忆。
  2. 自我评价:邀请幼儿分享学习收获与感受,教师给予肯定鼓励,树立学习信心,同时针对普遍存在问题简要补充讲解。

(六)课后延伸(3 分钟)

  1. 家庭作业:布置亲子数学活动,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中数字(如门牌号、电器开关数字等),并用画笔记录下来,第二天回园分享,增进家园共育,拓展数学学习空间。
  2. 区角投放:在数学区投放新教具,如数字拼图升级版、算术小游戏盒等,供幼儿自主探索,持续激发数学兴趣,巩固课堂知识。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幼儿在数的组成学习中总是混淆互换关系,怎么办? 解答:强化实物演示与操作,反复让幼儿动手分合实物,每次强调两种分法只是顺序不同,总量不变;设计针对性练习,如填空、连线,突出互换部分对比;开展小组竞赛,比一比谁又快又准说出组成,错题及时纠正强化,加深记忆理解。

大班数概念教案

问题 2:如何让幼儿更好理解数的守恒概念? 解答:多创设变式情境,如将相同数量积木排成不同形状(长条、堆叠),问数量变没变,引导观察思考;借助动画展示,如小兔子分萝卜,无论怎么分堆,总数不变;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如分糖果,不同包装、排列下数颗数,让幼儿亲身体验数量稳定性,突破守恒理解

大班数概念教案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uzidu.com/xuexiziyuan/4090.html

分享给朋友:

“大班数概念教案” 的相关文章

大海啊故乡教案

大海啊故乡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大海啊,故乡》,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对大海故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演唱、分析等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

教案格式

教案格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不同类型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的图像特征,包括形状、单调性、对称性等。 熟练掌握根据函数解析式画出大致图像以及根据图像写出对应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能运用函数图像解决比...

教案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具体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和相关公式。 熟练掌握[知识点相关的技能,如计算、绘图等],能够准确运用其解决各类基础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例演示、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等活动...

电视剧观后感

电视剧观后感

电视剧《琅琊榜》观后感 剧情与故事架构 《琅琊榜》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兴山河为主线,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细腻的古装世界,梅长苏(林殊)背负着家族血海深仇,在重重迷雾与权谋斗争中艰难前行,从京城到金陵,从宫廷到江湖,剧情层层递进,环环相...

委托书范文

委托书范文

委托事项说明 委托人[委托人姓名],身份证号[委托人身份证号码],因个人原因无法亲自办理[具体事务]相关事宜,特全权委托受托人[受托人姓名],身份证号[受托人身份证号码]代为办理。 委托权限 代为提交资料:受托人有权向相关部门或机...

西游记的读后感

西游记的读后感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这部作品不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幻的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以下是对《西游记》的读后感: 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