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shiwaishuzidu2025年07月01日 05:37:12学习资源49

教学目标

劝学教案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积累重要文言实词(如“劝”“学”“青”“中”等)、虚词(如“而”“于”“之”等)和特殊句式,能够准确翻译全文。
    • 理解荀子关于学习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的论述,把握文章的核心观点和论证思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诵读,体会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培养语感。
    • 借助小组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归纳能力,学习论证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理解与掌握。
    • 理解荀子“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和学习的重要意义、方法、态度。
  2. 难点
    • 体会本文的论证特点和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 理解文中一些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等所蕴含的学习道理。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讲授法:讲解文言字词、语法知识和文章的主要观点、论证方法等。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文章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2 分钟)

以古人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引入,提问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理解,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荀子的《劝学》。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 分钟)

  1. 介绍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 313 年 公元前 238 年),名况,字卿,赵国(今山西运城)人,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强调“性恶论”,主张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化使人改恶为善。

  2.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为了富国强兵,各国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诸子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荀子作《劝学》是为了勉励人们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

(三)初读课文(7 分钟)

  1. 教师范读

    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劝学教案

  2. 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模仿教师朗读,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之美。

  3. 正音正字

    教师出示文中容易读错的字词(如“輮”“舆”“跬”“骐骥”等),让学生注音并朗读,纠正错误发音。

(四)文本研习(20 分钟)

  1. 逐段解读
    • 第一段
      • 讲解重点字词:“劝”(勉励)、“学”(学习)、“青”(靛青)、“取”(提取)、“而”(表转折,却)。
      • 分析句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运用比喻论证,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比喻后学者可以超过前人,强调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自己。
      • 引导学生思考:荀子为什么要用这两个比喻来论证学习的意义?
    • 第二段
      • 讲解字词:“輮”(使……弯曲)、“以为”(把……当作)、“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性”(本性)、“伪”(人为)。
      • 分析论证方法:通过“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对比论证,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人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
      • 提问:木和金的变化与人的学习能力提升有什么相似之处?
    • 第三段
      • 讲解字词:“锲”(刻)、“镂”(雕刻)、“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像坐的样子)、“驽”(劣马)、“锲而不舍”(不停地刻)、“金石可镂”(金属和石头可以雕刻)。
      • 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学习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从正面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从反面强调半途而废的危害。
      • 组织讨论:在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
    • 第四段
      • 讲解字词:“用心”(心思)、“躁”(浮躁)、“一”(专一)。
      • 分析论证:通过“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与“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的对比,突出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浮躁。
      • 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存在“用心躁”的情况?如何改进?
  2. 归纳文言知识
    • 实词:再次强调文中重点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劝”“学”“青”“中”“輮”“砺”“参”“省”“知”“行”“锲”“镂”等。
    • 虚词:讲解“而”“于”“之”等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而”有表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顺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并列(“蟹六跪而二螯”)等用法;“于”有表从(“青,取之于蓝”)、表比(“青于蓝”)等用法;“之”有结构助词“的”(“筋骨之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蚓无爪牙之利”)等用法。
    • 特殊句式:指出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状语后置句(“青,取之于蓝”)等,并进行简单讲解。

(五)课堂讨论(10 分钟)

  1. 提出问题
    • 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的学习意义、方法、态度对我们现代学习有什么启示?
    • 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
  2. 小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记录讨论结果。

  3. 小组汇报

    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对各小组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论证思路。

(六)课堂小结(5 分钟)归纳

回顾荀子在《劝学》中的主要观点,包括学习的重要性(可以提高自己、改变本性)、学习的方法(积累、坚持、专一)和学习的态度(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1. 文言知识归纳

    再次强调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用法,要求学生课后加强复习和记忆。

    劝学教案

  2. 学习启示归纳

    结合讨论结果,劝学》对现代学习的启示,鼓励学生将所学道理运用到实际学习中去。

(七)布置作业(3 分钟)

  1. 背诵并默写《劝学》。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文言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和文意理解等。
  3. 以“学习的重要性”为主题,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或观点。

板书设计

段落 论证方法 文言知识
第一段 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 比喻论证 劝、学、青、取、而
第二段 学习的作用:改变本性 对比论证 輮、以为、君子、性、伪
第三段 学习的方法:积累、坚持 正反对比论证 锲、镂、跪、驽、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第四段 学习的态度:专心致志 对比论证 用心、躁、一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本文善用比喻来说理,请举例说明这些比喻是如何阐述学习道理的? 解答:文中比喻丰富且贴切,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以青与蓝、冰与水的关系为喻,生动地表明后学者只要努力学习,就能超过前人,形象地阐述了学习能够使人得到提升的意义,再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将木经过墨线量过就笔直、金属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与君子广泛学习且每天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无过相对比,通过比喻论证说明了学习对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还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用步行千里需积累每一步、江海的形成需汇聚小流,比喻学习要注重积累,只有不断积累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深入浅出地讲明了学习需要积累的道理,这些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可感,易于理解和接受。

问题 2:《劝学》中提到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对我们现代学习有何具体指导意义? 解答:在学习方法上,“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这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点滴积累,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专业技能,都需要通过不断地积累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学习语言,需要积累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才能逐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体现了坚持的力量,现代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非一蹴而就,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取得进步,比如学习一门乐器,需要长时间坚持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演奏技巧,在学习态度方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与“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专心致志的重要性,这启示我们在学习时要专注于学习任务,避免分心和浮躁,例如在学习时,要尽量减少外界干扰,集中精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uzidu.com/xuexiziyuan/416.html

标签: 教案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登高教案

下一篇:排球教案

“劝学教案” 的相关文章

一二三年级手抄报

一二三年级手抄报

一二三年级手抄报制作指南 准备工作 (一)材料收集 纸张:选择 A4 或 A3 的白纸,质地不宜过薄,以免墨水渗透。 工具:准备好铅笔、橡皮、水彩笔、彩铅、马克笔等绘画工具,以及直尺、圆规等辅助工具。 资料:根据手抄报主题,从...

阅读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阅读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阅读手抄报制作指南 前期准备 (一)材料收集 纸张:选择 A4 或 A3 的卡纸,颜色可根据个人喜好,白色、淡色系较为常用,便于书写和绘画。 工具:准备好铅笔、橡皮、黑色中性笔、彩笔、马克笔、荧光笔等书写绘画工具;还需要直尺、圆...

手抄报图片

手抄报图片

手抄报的构成要素 要素 说明 报头 通常位于手抄报的上方,是手抄报的主题体现,字体较大且醒目,可进行艺术化设计,如用彩色笔书写、添加装饰等,例如以“环保”为主题的手抄报,报头可以是“绿色家园”等字样。...

前滚翻教案

前滚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前滚翻的动作要领,理解其在运动中的作用,如在摔倒时可用于自我保护等,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标准的前滚翻动作,动作协调、连贯,滚动圆滑。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模仿、练习,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包括等于、大于和小于的情况。 认识“0”的含义,知道在生活中“0”表示没有或者其他特定的意义(如...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上文归纳、反思与评价。 熟练运用各种科学探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解决实际科学问题。 掌握常见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