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教案大班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让幼儿了解溺水的危险,知道溺水会导致生命危险。
- 认识常见的溺水场景和危险水域,如河流、池塘、游泳池等。
- 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溺水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 技能目标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识别危险水域并远离。
- 提高幼儿的应急反应能力,学会在遇到溺水危险时呼救和简单的自救方法。
- 情感目标
-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 培养幼儿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让幼儿深刻认识到溺水的危险,掌握防溺水的安全知识。
- 教会幼儿在遇到溺水危险时正确的呼救和自救方法。
- 教学难点
- 如何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将防溺水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自觉远离危险水域。
- 帮助幼儿克服对水的好奇心,建立正确的玩水观念。
教学方法
-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资料,向幼儿展示溺水的危险场景和后果,让幼儿有更深刻的感受。
- 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溺水的原因、危险水域有哪些以及如何预防溺水等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学习。
- 情景模拟法:设置一些溺水情景,让幼儿进行模拟表演,亲身体验如何应对溺水危险,提高幼儿的应急反应能力。
- 游戏法:通过游戏的方式,如“安全小卫士”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的防溺水知识。
教学准备
- 收集资料:收集有关溺水事故的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
- 准备道具:如救生圈、模拟水池、玩具小人等,用于情景模拟和游戏环节。
- 绘制图片:绘制一些危险水域和安全水域的标志图片,以及防溺水的宣传画,张贴在教室周围,营造安全教育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3分钟)
- 播放音乐:播放一段欢快的儿歌,带领幼儿一起做律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 谈话引入: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水吗?”引导幼儿积极回答,然后老师接着说:“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但是水有时候也会很危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防溺水的知识。”
(二)基本部分(20分钟)
了解溺水的危险(7分钟)
- 展示图片和视频:老师播放一些溺水事故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看,观看结束后,老师提问:“小朋友们,刚才看到的图片和视频里发生了什么事?这些小朋友为什么会溺水呢?”引导幼儿讨论并回答。
- 讲解溺水危害:老师结合图片和视频,向幼儿讲解溺水的危险,告诉幼儿溺水会导致人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强调溺水不仅会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还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认识危险水域(7分钟)
- 展示图片:老师出示一些河流、池塘、水库、游泳池等水域的图片,让幼儿观察,然后提问:“小朋友们,这些地方你们熟悉吗?哪些地方是我们可以随便去玩水的呢?”引导幼儿认识到这些水域可能存在的危险。
- 讲解危险原因:老师详细讲解这些危险水域的特点和危险原因,河流水流湍急,容易把人冲走;池塘可能比较深,底部可能有淤泥、水草等,容易让人陷入其中;水库的水看起来很平静,但岸边可能很滑,而且水库的水通常比较深,一旦掉进去就很難上来,游泳池虽然有救生员,但是如果没有人陪同,也可能会发生意外。
- 标记危险水域:老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危险水域和安全水域的标志图片,让幼儿认识并记住这些标志,告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这些标志要远离危险水域,选择安全的水域玩耍。
学习防溺水知识和自救方法(6分钟)
- 防溺水知识: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说出一些防溺水的方法,然后老师进行归纳和补充,如:
- 不要独自一人去水边玩耍,要有大人陪同。
- 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如河流、池塘、水库等。
- 游泳前要做好热身运动,避免在水里抽筋。
- 在游泳池游泳时,要遵守游泳池的规则,不要在浅水区跳水,不要在池边追逐打闹。
- 自救方法:老师向幼儿讲解一些简单的溺水自救方法,如果不小心掉进水里,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尽量把头向后仰,口鼻露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要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如果周围有漂浮物,要赶紧抓住,借助漂浮物的浮力让自己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
(三)情景模拟与游戏环节(15分钟)
情景模拟(8分钟)
- 设置情景:老师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一个模拟水池,用蓝色布或塑料薄膜表示水面,放一些玩具小人在“水池”边,然后老师讲述一个情景:“天气真好,小明和小朋友们来到公园里的水池边玩耍,小明看到水池里的水很清,就想下去游泳,这时,旁边的小红赶紧拉住他,说:‘小明,不能下去,这里很危险!’可是小明不听,还是偷偷地下去了,结果,小明在水里挣扎起来,眼看就要沉下去了。”
- 组织表演:老师邀请几位幼儿分别扮演小明、小红和其他小朋友,按照情景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认真观看,看看他们做得对不对,表演结束后,老师提问:“小朋友们,小明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怎么做?”引导幼儿讨论并回答,让幼儿明白不能独自去危险水域玩耍的道理。
游戏:“安全小卫士”(7分钟)
- 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轮流扮演“安全小卫士”和“小朋友”,在教室的地面上设置一些“危险水域”和“安全水域”的标志,如用红色圆形表示危险水域,绿色方形表示安全水域。“小朋友”们在教室里自由活动,当走到“危险水域”时,“安全小卫士”要及时发现并提醒“小朋友”离开危险区域,回到“安全水域”。“小朋友”们要听从“安全小卫士”的劝告,如果不听劝告,就会被淘汰,哪组的“小朋友”全部安全通过,哪组就获胜。
-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的防溺水知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危险的能力。
(四)归纳与延伸(2分钟)
-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再次强调溺水的危险和防溺水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牢记防溺水知识,远离危险水域,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 延伸: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份防溺水宣传海报,将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带到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幼儿在游泳池游泳时,除了遵守游泳池的规则外,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解答:幼儿在游泳池游泳时,除了遵守游泳池的规则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要在大人的视线范围内活动,不要离开大人的视线单独行动。
- 不要在游泳池里吃东西、喝饮料,以免呛咳或溺水。
- 不要在水中嬉戏打闹,特别是不要做推搡、按压等危险动作,以免伤害到自己或其他小朋友。
- 如果感觉身体不舒服,如头晕、恶心、抽筋等,要立即上岸休息,并告诉大人。
- 游泳结束后,要及时用清水冲洗身体,擦干头发和皮肤,穿上衣服,避免着凉。
问题2:如果发现有人溺水,幼儿应该怎么做? 解答:如果发现有人溺水,幼儿应该这样做:
- 不要惊慌,保持冷静,迅速跑到安全的地方,大声呼喊周围的大人来帮忙,如喊“救命啊!有人溺水了!”等。
- 不要自己盲目下水救人,因为幼儿没有足够的体力和游泳技能去救助溺水者,可能会使自己也陷入危险之中。
- 如果周围有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可以在大人的指导下,将漂浮物扔给溺水者,帮助其浮在水面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