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的读后感
《漏》读后感
回顾
《漏》是一篇充满趣味的民间故事,故事围绕着老虎和贼这两个角色展开,老虎想偷驴,贼也想偷驴,他们都以为对方是“漏”,在黑暗中展开了一场荒诞又紧张的追逐,老虎因为害怕“漏”,在慌乱中滚下了山坡,贼也因为同样的恐惧,在屋顶上摔了下来,两人都把自己吓得不轻,而那头无辜的驴却在这场混乱中安然无恙,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和喜剧色彩。
角色分析
角色 | 特点 | 具体表现 |
---|---|---|
老虎 | 凶猛但愚蠢、胆小 | 妄图偷驴,听到“漏”的声音就惊慌失措,在黑暗中盲目逃跑,甚至滚下山坡 |
贼 | 狡猾却同样胆小 | 想偷驴,误以为老虎是“漏”,吓得魂飞魄散,在屋顶上摔得狼狈不堪 |
驴 | 无辜、淡定 | 在整个过程中,驴只是静静地待着,却成为了引发这场混乱的关键因素,最后还毫发无损 |
老虎和贼这两个角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有着相似之处,他们的相似之处在于都心怀不轨,想要偷驴,但在面对未知的“漏”时,都表现出了极度的胆小和愚蠢,老虎本应是森林中的强者,贼本应是有些诡计多端的人物,但在这个故事中,他们都被自己的恐惧所打败,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而驴的存在则像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它什么都没有做,却让这两个心怀不轨的家伙吃尽了苦头。
主题感悟
(一)做人要善良正直
故事中的老虎和贼因为想要偷窃,才会陷入如此慌乱和狼狈的境地,如果他们没有贪婪的念头,不去试图窃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会有后面这些荒唐的事情,这让我明白,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善良和正直,通过正当的途径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妄图不劳而获或者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否则,就像老虎和贼一样,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恶念而陷入困境,甚至受到惩罚。
(二)不要疑神疑鬼
老虎和贼在听到“漏”的声音后,没有去弄清楚真相,就盲目地相信这是一个可怕的东西,从而让自己陷入了极度的恐惧之中,这告诉我们,在面对未知的事物时,不要像他们一样疑神疑鬼,自己吓自己,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去探寻事情的真相,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错误,很多时候,我们的恐惧可能只是源于我们的想象,而当我们勇敢地去面对时,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写作手法赏析
(一)生动的描写
作者对老虎和贼的心理描写十分生动,在追逐“漏”的过程中,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情绪都被细腻地刻画出来,比如老虎“吓得浑身发抖”,“拼命地跑”,贼“吓得腿都软了”,“慌不择路”等,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恐惧,对环境的描写也为故事增添了紧张的氛围,如“漆黑的夜里”“呼呼的风声”等,让整个故事充满了神秘感。
(二)巧妙的悬念设置
故事中的“漏”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悬念,从老虎和贼听到“漏”的声音开始,读者就会好奇“漏”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让他们如此害怕,随着故事的发展,这个悬念一直吸引着读者继续往下读,直到最后才发现“漏”原来是屋檐滴水的声音,这种反差让故事更具趣味性和戏剧性。
故事的教育意义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却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对于孩子们来说,它是一部很好的启蒙教材,通过老虎和贼的遭遇,孩子们可以明白不能偷东西,要做诚实善良的人,也能学会在面对困难和未知时,不要像老虎和贼那样胆小怯懦,要勇敢地去探索和面对,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个故事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它提醒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坚守道德底线,不要被贪婪和恐惧所左右,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观。
相关问题与解答
故事中的“漏”如果真的存在,你觉得它会是什么样的?
解答:漏”真的存在,从故事的情境来看,它可能是一个具有某种神秘力量或者令人恐惧的形象,也许它是一种超自然的现象,比如传说中的怪物或者精灵,专门惩罚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它可能有着奇怪的外形,发出让人胆寒的声音,能够在黑暗中出没,让人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感受到恐惧,但从另一个角度想,“漏”也可能只是一种被误解的自然现象,比如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奇怪声响或者光影效果,只是在老虎和贼的想象中被无限放大,变成了一个可怕的存在。
除了老虎和贼,还可以把故事中的主角换成其他动物或者人物吗?如果可以,你会换成什么?为什么?
解答:可以,比如可以把老虎换成狐狸,贼换成老鼠,狐狸通常被认为是狡猾的动物,老鼠也常常与偷窃行为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替换可以让故事在新的情境下发展,狐狸和老鼠同样会因为贪婪和胆小而在面对未知的“漏”时陷入恐慌,或者把主角换成两个小孩子,他们因为调皮想去偷果园里的果子,结果把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或者是露水滴落的声音当成了可怕的“漏”,在黑暗的果园里展开一场紧张又好笑的追逐,这样改编可以让故事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也能传达出类似的教育意义,即不要做坏事,不然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想象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