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成语
釜沉舟是一个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汉语成语,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决绝的勇气,以下是关于“破釜沉舟”的详细解析:
成语释义
“破釜沉舟”字面意思是打破饭锅,凿沉渡船,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非取得成功不可,该成语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也写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近义词有孤注一掷、义无反顾、背水一战等;反义词有急流勇退、优柔寡断等。
成语出处
“破釜沉舟”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又攻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被迫退守在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西南),被秦将王离率20万人围困,章邯率军20万屯于巨鹿南数里的棘原,并修筑两侧有土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草,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去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省曹县东)后,接连四十六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满,去跟宋义说:“秦军包围了巨鹿,形势这样紧急,咱们赶快渡河过去,跟赵军里外夹击,一定能够打败秦军。”宋义说:“我们还是等秦军和赵军决战以后再说。”他又对项羽说:“上阵跟敌人交锋,我比不上你;要说坐在帐篷里出个计策,你就比不上我了。”项羽说:“现在军营里没有粮食,但是上将军却按兵不动,这样不顾国家,不体谅兵士,哪里像个大将的样子。”第二天,项羽趁朝会的时候,拔出剑来把宋义杀了,他提了宋义的头,对将士说:“宋义背叛大王(指楚怀王),我奉大王的命令,已经把他处死了。”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说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相关表格
成语 | 拼音 | 释义 | 出处 | 示例 |
---|---|---|---|---|
破釜沉舟 | pò fǔ chén zhōu |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 《史记·项羽本纪》 | 只要我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
成语寓意
该成语体现了一种决绝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面临各种选择和困境,而“破釜沉舟”所传达的精神,就是告诉人们在关键时刻要果断决策,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即使前方充满未知和风险,这种精神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不畏惧,勇往直前地去追求目标,也提醒人们做事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毅力,不能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因为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最终的胜利。
成语运用
- 成文用法:联合式;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
- 辨析:与“义无反顾”相比,“义无反顾”偏重在“勇往直前,绝不回头”;“破釜沉舟”偏重在“一干到底,死不足惜”。“义无反顾”语意较轻;“破釜沉舟”语意较重。“破釜沉舟”常跟“决心”一类词语配合运用;“义无反顾”一般不这么用。“破釜沉舟”多指意志方面,所以经常跟能愿动词“应该”“必须”“该”“须”“能够”等配合运用;“义无反顾”多形容人的精神、行为,一般不跟这些能愿动词配合运用,与“孤注一掷”相比,“孤注一掷”偏重在拼或干最后一下;“破釜沉舟”偏重在拼到底,干到底。“孤注一掷”有侥幸求胜的意思;“破釜沉舟”没有这样的意思。“破釜沉舟”有作了最坏打算的意思;“孤注一掷”没有这样的意思,与“背水一战”相比,两者都有狠下决心,豁出去拼命一下的意思。“破釜沉舟”偏重在拼到底;“背水一战”偏重在拼最后一次,用法不同。“破釜沉舟”既可以充当谓语、定语,也可充当状语;“背水一战”只用作谓语、定语,一般不用作状语,语体色彩不同、“破釜沉舟”多用在书面语里;“背水一战”在口语、书面语里都常用。
FAQs
-
问:除了《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典故,还有没有其他关于“破釜沉舟”的历史事件或故事?
- 答:历史上类似“破釜沉舟”的事件还有很多,比如韩信的背水一战,韩信在井陉之战中,背靠河水列阵,使士兵处于绝境之中,只能奋勇向前,最终大败赵军,这种战术与“破釜沉舟”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断绝退路来激发士兵的斗志。“背水一战”更侧重于利用地形和战术来取得胜利,而“破釜沉舟”更强调决心和勇气,在其他领域,也有一些类似“破釜沉舟”的精神体现,在商业竞争中,有些企业家会采取大胆的策略,将所有资源投入到一个项目中,不给自己留后路,以期望获得巨大的成功,这种冒险精神与“破釜沉舟”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需要谨慎考虑风险和后果。
-
问: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破釜沉舟”的精神?
- 答:在日常生活中,“破釜沉舟”的精神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在面对重要的决策时,要果断坚定,不能犹豫不决,比如在选择职业、追求梦想等方面,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全力以赴地去追求,不要被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所影响,在学习和发展技能时,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然后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怕困难和挫折,直到达到自己的目标,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时,也可以运用这种精神,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要敢于直面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逃避或妥协,需要注意的是,“破釜沉舟”并不意味着盲目冲动,而是在充分评估风险和后果的基础上,做出勇敢的决策,并为之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