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垂青史成语
名垂青史”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míng chuí qīng shǐ,意思是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
成语出处
-
文学出处:出自唐代杜甫的《赠郑十八贲》,原句为“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描绘了古人虽已远去,但他们的事迹却永远地留在了史书之上,不会被岁月磨灭。
-
典故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提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用法与示例
-
语法功能:该成语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通常用于描述那些有重大贡献或成就的人物,强调他们的名声将永远被铭记。
-
例句展示:姚雪垠在《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三章中写道:“这班读书人,一旦背叛朝廷,无不希望捧着张献忠成就大事,自己成为开国功臣,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并且名垂青史。”形象地刻画了那些人追求功名利禄,期望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心理。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流芳百世、名垂千古、名垂后世、万古流芳、永垂不朽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名声长久流传、被后人铭记的意思。
-
反义词:遗臭万年、不见经传、遗臭万代等,与“名垂青史”意思相反,表示名声极坏,被后人唾弃或不为人所熟知。
相关成语辨析
-
与“流芳百世”辨析:“名垂青史”侧重于强调名字被记载在史书之中,更强调历史记录这一层面;而“流芳百世”则更广泛地指好的名声在世间长久流传,不一定局限于史书的记载,但两者都表达了名声长久流传的含义。
-
与“遗臭万年”辨析:“名垂青史”是褒义词,用于赞美那些有杰出贡献或高尚品德的人;“遗臭万年”是贬义词,用于批判那些犯下罪行或品行恶劣的人,他们的恶行被人们所唾弃,名声极差地流传下去。
文化内涵与意义
“名垂青史”这个成语体现了人们对历史的认可和尊重,以及对那些在历史进程中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的敬仰,它激励着后人追求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事业,努力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的价值,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从而让自己的名字和事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被后人铭记和传颂。
成语 | 含义 | 出处 | 例句 |
---|---|---|---|
名垂青史 | 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 唐·杜甫《赠郑十八贲》 | 只有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的人,才能名垂青史 |
流芳百世 | 好的名声在世间长久流传 | 这位英雄的事迹流芳百世,深受人们敬仰 | |
遗臭万年 | 名声极坏,被后人唾弃 | 秦桧陷害岳飞,遗臭万年 |
“名垂青史”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高度赞誉,也是对历史贡献的一种肯定,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真正为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作出贡献的人,终将被历史铭记。
FAQs
Q1:成语“名垂青史”中的“青史”具体指什么?
A1:“青史”原指古代在竹简上记事的史书,因竹简呈青色,故称“青史”,后来泛指历史书籍或历史记载,在“名垂青史”这个成语中,“青史”象征着历史的长河和永恒的记忆,意味着个人的姓名和事迹将被永久地记录在历史的篇章之中。
Q2:除了“名垂青史”,还有哪些类似的成语可以形容人的功绩或名声被长久记住?
A2:除了“名垂青史”,还有“流芳百世”、“名垂千古”、“万古流芳”、“永垂不朽”等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功绩或名声被长久记住,这些成语都蕴含了对美好品德和伟大成就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人们希望优秀人物和他们的贡献能够被后世永远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