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举鼎成语
山举鼎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á shān jǔ dǐng,意思是指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以下是关于这个成语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成语 | 拔山举鼎 |
---|---|
拼音 | báo shān jǔ dǐng |
解释 |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
出处 |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
示例 | 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任你是拔山举鼎的英雄,铜浇铁铸的罗汉,只要烟瘾一发,顿时骨软精酥,连一些气力都没有。 |
近义词 | 拔山扛鼎、孔武有力、拔山盖世、身强力壮 |
反义词 | 软弱无力、弱不胜衣、弱不禁风 |
用法与语境
-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力气大或气势雄伟。
-
语境: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那些具有超凡力量或宏伟气势的人或事物,在描述一位力大无穷的勇士或者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时,可以使用“拔山举鼎”来形容其力量和气势。
相关问答FAQs
问:拔山举鼎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答:拔山举鼎这个成语来源于《秦并六国平话》卷下,原文中提到项羽(字籍)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这是对项羽力量和气势的极高评价。
问:拔山举鼎和拔山扛鼎有什么区别?
答:拔山举鼎和拔山扛鼎在意义上是相同的,都是用来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它们可以视为同义词,只是表达方式略有不同而已。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