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如何设计一个数乘分数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理解算理?

如何设计一个数乘分数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理解算理?

shiwaishuzidu2025年11月20日 11:00:05学习资源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数乘分数”是学生从整数乘法迈向分数乘法的关键过渡,也是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核心内容,本教学设计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出发点,通过情境创设、操作体验、迁移推理等环节,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数乘分数”的数学模型,理解其算理,掌握算法,并渗透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合作探究、迁移类推等活动,经历“具体—抽象—应用”的认知过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 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算理,尤其是分数乘法法则中“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的依据。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彩笔、学习单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活旧知(约5分钟)

  1. 复习旧知

    • 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12×3表示12个3相加,求和是多少。
    • 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 提问:“12×4”表示什么?(12个4相加,求和)
  2. 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图:小明有12个苹果,他吃了这些苹果的$\frac{1}{3}$,吃了多少个?
    引导学生列式:$12×\frac{1}{3}$,并提问:“这里的$12×\frac{1}{3}$表示什么意思?”(预设学生可能回答“12个$\frac{1}{3}$相加”或“12的$\frac{1}{3}$是多少”)

  3. 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对比整数乘法与分数乘法的联系,明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相关,从而引出课题——《一个数乘分数》。

(二)操作探究,理解意义(约15分钟)

  1. 直观操作,建立表象

    • 活动要求:每个学生拿出12个圆形纸片(代表12个苹果),动手分一分,找出这些苹果的$\frac{1}{3}$是多少。
    • 学生操作后汇报:将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12×\frac{1}{3}=4$。
    • 追问:“你是怎样找到$\frac{1}{3}$的?”(先平均分,再取1份)
  2. 迁移类推,深化理解

    • 变式问题:小明有12个苹果,他吃了这些苹果的$\frac{2}{3}$,吃了多少个?
    • 引导学生思考:$\frac{2}{3}$表示什么?(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
    • 列式计算:$12×\frac{2}{3}=12÷3×2=8$(个)。
    • 小组讨论:$12×\frac{2}{3}$的计算步骤是什么?(先求12的$\frac{1}{3}$,再乘2)
  3. 归纳意义
    引导学生总结:“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5×\frac{3}{5}$表示求15的$\frac{3}{5}$是多少。

(三)合作探究,推导法则(约15分钟)

  1. 数形结合,探究算理

    • 出示例题:计算$\frac{1}{2}×\frac{1}{3}$。
    • 操作活动:学生用长方形纸片表示“1”,先涂出这张纸的$\frac{1}{2}$,再在$\frac{1}{2}$的基础上涂出$\frac{1}{3}$,观察涂色部分占整个纸片的几分之几。
    • 汇报结果:涂色部分是$\frac{1}{6}$,\frac{1}{2}×\frac{1}{3}=\frac{1}{6}$。
    • 提问:“$\frac{1}{6}$是怎样得到的?”(分子1×1=1,分母2×3=6)
  2. 推广验证,总结法则

    • 出示例题:$\frac{2}{3}×\frac{4}{5}$,引导学生用同样方法操作或画图验证。
    • 小组合作:通过多个例子(如$\frac{3}{4}×\frac{2}{7}$、$\frac{5}{6}×\frac{3}{10}$等),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
    • 总结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 板书:$\frac{a}{b}×\frac{c}{d}=\frac{a×c}{b×d}$($b≠0,d≠0$)
  3. 联系整数,统一算法

    • 引导学生思考:整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12×\frac{1}{3}$可以写成$\frac{12}{1}×\frac{1}{3}$。
    • 计算验证:$\frac{12}{1}×\frac{1}{3}=\frac{12×1}{1×3}=\frac{12}{3}=4$,与之前结果一致,说明整数乘分数是分数乘分数的特殊情况。

(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约7分钟)

  1. 基础练习

    • 计算下列各题:
      • $18×\frac{5}{6}$
      • $\frac{3}{8}×\frac{4}{9}$
      • $\frac{5}{12}×\frac{6}{25}$
    •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如$\frac{3}{8}×\frac{4}{9}=\frac{1}{6}$)。
  2. 解决问题

    • 一条绳子长10米,用去了它的$\frac{3}{5}$,用去了多少米?
    • 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frac{1}{2}$公顷,$\frac{3}{4}$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3. 拓展延伸

    填空:$\frac{()}{()}×\frac{()}{()}=\frac{3}{20}$(答案不唯一,鼓励学生开放思考)。

(五)课堂总结,回顾反思(约3分钟)

  •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意义”“算法”“应用”三个方面总结。
  • 教师强调:“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计算时注意“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结果是最简分数。

板书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  
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法则:$\frac{a}{b}×\frac{c}{d}=\frac{a×c}{b×d}$($b≠0,d≠0$)  
示例:  
$12×\frac{1}{3}=12÷3×1=4$(个)  
$\frac{1}{2}×\frac{1}{3}=\frac{1×1}{2×3}=\frac{1}{6}$  
$\frac{2}{3}×\frac{4}{5}=\frac{2×4}{3×5}=\frac{8}{15}$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操作—探究—应用”的流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算理,在合作交流中总结法则,教学中注重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直观感知分数乘法的意义,同时通过整数与分数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需关注学生对“为什么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理解,避免机械记忆,对于学困生,可增加实物操作和图形辅助,降低认知难度。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与“整数乘法”的区别与联系?
解答:整数乘法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两者的联系在于:整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整数乘分数是分数乘分数的特殊情况,教学中可通过对比算式(如$12×3$与$12×\frac{1}{3}$),引导学生明确意义的不同,并通过计算方法的统一(如$12×\frac{1}{3}=\frac{12}{1}×\frac{1}{3}$),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连贯性。

问题2:学生在计算“一个数乘分数”时,常出现哪些错误?如何纠正?
解答:常见错误包括:①混淆乘法与加法(如$\frac{1}{2}+\frac{1}{3}=\frac{2}{5}$);②约分错误(如$\frac{3}{8}×\frac{4}{9}$直接约分分子分母交叉相乘);③忘记结果化简,纠正策略:①通过情境或图形强化“求几分之几”的意义,避免与加法混淆;②强调约分步骤(先乘后约分或先约分后乘,结果必须为最简分数);③设计专项练习,如判断题、改错题,让学生在辨析中明确错误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uzidu.com/xuexiziyuan/31381.html

分享给朋友:

“如何设计一个数乘分数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理解算理?” 的相关文章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如“塘、脑、袋”等,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时能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特点。 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以及青蛙的生...

观后感格式

观后感格式

引言 在观影或阅读完一部作品后,撰写观后感能够帮助我们梳理自己的感受与思考,以下将详细介绍观后感的格式与内容组织方式。 基本信息 在开头部分,先简要介绍所观作品的基本信息,包括作品名称、类型(如电影、书籍、戏剧等)、作者或导演以及观看...

我和我的祖国 观后感

我和我的祖国 观后感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影片以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7个历史性瞬间为背景,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以下是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时代缩影下的个人与国家 《前夜》:开国大典前夕,工程师林治远争分夺秒调试电动升旗装置,...

第一范文网

第一范文网

第一范文网是一个提供丰富范文资源的在线平台,它涵盖了众多领域和类型的范文,包括但不限于学生作文、公文写作、演讲稿、简历模板等,无论是学生群体需要完成各类作业、考试作文,还是职场人士撰写商务文件、工作报告等,都能在该网站上找到具有参考价值的范...

我的一天作文600字

我的一天作文600字

晨之序曲 黎明破晓,第一缕阳光如金纱轻披窗台,我在鸟鸣婉转中悠然苏醒,伸个懒腰,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洗漱完毕,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灿烂微笑,而后踏上跑步机,在节奏起伏的旋律里挥洒汗水,每一个步伐都似在与朝阳赛跑,每一次呼吸都携着新希望,仿若...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

趣味数学故事 《司马光砸缸》中的数学智慧 从前有个小孩叫司马光,他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缸里了,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司马光却很冷静,他想起水缸里的水会让小伙伴浮起来,如果能让水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