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蹲踞式起跑教案

蹲踞式起跑教案

shiwaishuzidu2025年07月01日 05:14:54学习资源8

教学目标

蹲踞式起跑教案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蹲踞式起跑的动作原理和要领,包括各环节的动作顺序、身体姿势及发力方式。
    • 熟练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在起跑练习中,做到起跑反应迅速、动作规范、蹬地有力,能快速获得初速度,为后续加速跑奠定良好基础。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讲解示范、分解练习、游戏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体会和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提高学生的观察、模仿和实践能力。
    • 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纠错、相互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改进和完善,提升运动技能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短跑项目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 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和竞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包括起跑口令与动作的配合、双脚位置与蹬地角度、身体前倾姿势、手臂支撑位置与用力等。
    • 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强调重心逐渐升高、步幅逐渐加大、速度均匀增加的过程。
  2. 教学难点
    • 起跑时的反应速度与蹬地力量的协调配合,做到快速起跑且不犯规。
    • 加速跑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和节奏感,实现平稳加速。

教学方法

  1. 讲解示范法:详细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并进行标准动作示范,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2. 分解练习法:将蹲踞式起跑动作分解为各个部分,如起跑口令练习、安装起跑器练习、原地模拟起跑练习等,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每个环节的动作。
  3. 游戏竞赛法:组织起跑反应小游戏和蹲踞式起跑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个别辅导法: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针对个别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及时纠正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 分钟)

  1. 课堂常规
    • 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 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
    • 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7 分钟)

  1. 慢跑热身
    • 带领学生围绕操场慢跑 2 3 圈,速度适中,保持队伍整齐。
    • 目的是使学生身体微微出汗,提高体温,为接下来的练习做好准备。
  2. 关节活动操
    • 头部运动:双手叉腰,头部依次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转动,每个方向做 4 个八拍。
    • 肩部运动:双手握拳,两肩关节向前绕环和向后绕环,各做 4 个八拍。
    • 扩胸运动: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在胸前击掌,同时向两侧扩胸,重复 4 个八拍。
    • 腰部运动:双手叉腰,上体向左、向右弯曲,再顺时针、逆时针绕环,各做 4 个八拍。
    • 膝关节运动: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膝盖上,膝关节依次向前、向后绕环,做 4 个八拍。
    • 手腕踝关节运动:双手十指交叉,转动手腕;同时双脚踮起脚尖,转动踝关节,各做 4 个八拍。
  3. 专项准备活动
    • 原地高抬腿走:学生在原地进行高抬腿走练习,速度由慢到快,持续 30 秒,主要锻炼腿部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 后踢腿跑:学生在慢跑过程中,交替后踢腿,尽量使脚跟踢到臀部,跑动距离为 30 50 米,进一步活动下肢关节和肌肉。

(三)基本部分(25 分钟)

导入(2 分钟)

提问学生:“在短跑比赛中,起跑非常重要,大家知道有哪些起跑方式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蹲踞式起跑。
简要介绍蹲踞式起跑在短跑项目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示范(3 分钟)

动作要领讲解
    起跑口令:“各就位”“预备”“跑”,听到“各就位”口令后,运动员走到起跑线前,俯身用双手撑地,双脚依次蹬在起跑器的抵趾板上,脚尖触地,膝盖跪地,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并拢,撑于起跑线后;听到“预备”口令后,运动员抬起臀部和后膝,身体重心向前移动,肩部稍超出起跑线,形成蹲踞姿势,两小腿平行,两脚掌紧贴抵趾板,集中注意力听枪声;听到“跑”的口令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两脚快速蹬离抵趾板,身体向前上方冲出,起跑后重心逐渐升高,步幅逐渐加大,速度均匀加快。
    强调各环节的关键要点,如起跑时身体前倾的角度、双脚蹬地的力量和角度、手臂摆动的幅度和速度等。
示范动作
    教师在起跑线后进行标准的蹲踞式起跑示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正面、侧面)观察动作全过程,展示正确的身体姿势、手脚配合和发力顺序。
    示范后,再次强调重点动作细节,确保学生看清并理解。

分解练习(15 分钟)

起跑口令练习(3 分钟)
    组织学生在起跑线后成几列横队,按照“各就位”“预备”“跑”的口令进行模拟练习,重点体会口令与动作的配合节奏,强调听到“预备”口令时臀部抬起的高度和身体重心的前移控制。
    教师巡回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如口令执行不同步、身体姿势不正确等。
安装起跑器练习(3 分钟)
    向学生介绍起跑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协助进行起跑器的安装调试练习,确保起跑器的位置合适、稳定牢固。
    教师检查学生的安装情况,给予指导和纠正,强调起跑器与起跑线的合理位置关系以及抵趾板的调整角度。
原地模拟起跑练习(4 分钟)
    学生站在安装好的起跑器上,按照口令进行原地模拟起跑练习,重点感受双脚蹬地的力量和角度、手臂支撑与摆动的协调配合以及身体前倾的姿势控制。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动作规范,避免只注重局部动作而忽视整体协调性,如蹬地时不要过分用力导致身体前冲过大而失去平衡。
起跑与加速跑衔接练习(5 分钟)
    在起跑线后设置标志物,学生进行蹲踞式起跑后,迅速向标志物跑去,距离约为 20 30 米,重点练习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强调起跑后重心逐渐升高、步幅逐渐加大、速度均匀增加的过程,以及手臂摆动与腿部动作的协调配合。
    教师在旁观察,及时指出学生在加速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步幅过小、频率过慢、身体晃动过大等,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相评价,共同改进技术动作。

游戏竞赛(5 分钟)

起跑反应小游戏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5 6 人,在起跑线后采用蹲踞式起跑姿势准备,教师发出口令后,每组第一位学生迅速起跑,跑向前方的标志物(约 15 20 米处),触摸标志物后返回起点与第二位同学击掌,第二位同学出发,依次进行,最先完成的小组为胜。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起跑反应速度和竞争意识,同时巩固蹲踞式起跑技术。
蹲踞式起跑比赛
    组织学生进行蹲踞式起跑比赛,距离为 50 米,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预赛,选出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决赛,比赛过程中,强调起跑规范和比赛规则,要求学生在起跑时不得抢跑,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比赛结束后,对获胜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同时针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蹲踞式起跑技术。

(四)结束部分(5 分钟)

  1. 放松活动
    • 带领学生进行深呼吸放松练习,让学生闭上眼睛,慢慢吸气,然后缓缓呼气,重复进行几次,使身心得到放松。
    • 进行全身肌肉拉伸放松,如站立位体前屈拉伸腿部后侧肌肉、侧弓步拉伸大腿内侧肌肉、手臂反向拉伸放松肩部和手臂肌肉等,每个动作保持 15 30 秒,帮助学生消除肌肉疲劳。
  2. 课堂小结
    • 集合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回顾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和重点难点,表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进步,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 询问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和体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更好地改进教学。
  3. 布置作业
    • 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自行进行模拟练习,每次练习次数不少于 5 次。
    • 鼓励学生观看短跑比赛视频,观察优秀运动员的蹲踞式起跑技术,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4. 宣布下课

    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拾器材,离开操场。

场地器材

  1. 场地:田径场跑道、起跑线、标志物(如锥形桶)。
  2. 器材:起跑器若干、口哨、秒表。

预计运动强度与密度

  1. 运动强度:中等强度,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心率保持在 120 160 次/分钟。
  2. 运动密度:约 40% 50%,包括学生的练习时间、讲解示范时间、游戏竞赛时间和休息调整时间。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在蹲踞式起跑练习中,学生容易出现抢跑现象,该如何解决? 解答

蹲踞式起跑教案

  • 强调规则意识:在教学初期,就要向学生详细讲解短跑比赛的规则,特别是关于抢跑的判定和处罚规定,让学生清楚认识到抢跑是违反规则的行为。
  • 加强心理训练:有些学生抢跑是因为过度紧张或过于急于起跑,教师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法,如让学生进行深呼吸、放松练习等,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平时的练习中,可以设置一些模拟比赛场景但不对抢跑进行严格处罚的训练环节,让学生逐渐适应比赛氛围,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 改进教学方法:在起跑练习时,教师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跑时机,使用口令提示,在“预备”口令时,让学生在心里默数几个数字后再起跑,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学生对口令的反应和节奏感,还可以利用声音、灯光等信号刺激来代替传统的口令发令方式,增加新鲜感和刺激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抢跑现象的发生。
  • 个别辅导与纠正:对于经常抢跑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和纠正,分析其抢跑的原因,是技术动作不熟练导致的身体前冲过多,还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过早起动,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如因技术问题,可加强其起跑姿势和动作的规范性训练;若是心理因素,则要重点关注其心理状态的调整和训练。

问题 2:如何提高学生在蹲踞式起跑后加速跑的速度? 解答

  • 完善起跑技术:良好的起跑是加速跑的基础,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蹲踞式起跑动作要领,包括起跑口令与动作的精准配合、双脚蹬地的角度和力量控制、身体前倾姿势的合理性等,在起跑练习中,注重细节的纠正和优化,使学生能够在起跑瞬间获得最大的初速度和向前的动力。
  • 加强腿部力量训练:腿部力量是加速跑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通过多种训练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如深蹲、蛙跳、负重腿弯举等,这些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和耐力,为加速跑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在日常教学中,可安排专门的力量训练课程或在课余时间布置相关的力量训练作业,逐渐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水平。
  • 提高步频与步幅的协调性:加速跑过程中,步频和步幅的合理搭配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原地高抬腿、小步跑等练习来提高步频,同时结合大步走、后踢腿跑等练习来加大步幅,在进行加速跑练习时,要求学生注意在保持身体平衡和节奏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加大步幅并加快步频,实现速度的合理提升,在短距离的加速跑练习中,设定标志物,让学生在标志物间进行加速跑练习,强调在每个阶段合理调整步频和步幅以达到最快速度通过标志物。
  • 培养节奏感和放松能力:教导学生在加速跑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节奏感,避免盲目加速导致动作紊乱和体力过早消耗,引导学生在跑步时保持呼吸均匀、有节奏,与步伐相配合,要让学生学会在跑步过程中放松身体,尤其是肩部和面部肌肉,避免因紧张造成身体僵硬而影响速度发挥,可以通过一些放松跑练习和心理暗示训练来帮助学生掌握放松技巧,提高加速跑的效率和速度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uzidu.com/xuexiziyuan/412.html

分享给朋友:

“蹲踞式起跑教案” 的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手抄报

心理健康手抄报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 什么是心理健康? 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良好状态,能够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实现自我价值,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学习工作效率以及...

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动物特征,如外形、生活习性等,知道兔子有长长的耳朵、爱吃胡萝卜;小鱼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等。 让幼儿了解简单的自然现象,如四季的变化、天气的简单分类(晴天、雨天、阴天)。 过程...

青蛙卖泥塘教案

青蛙卖泥塘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的情节和寓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青蛙卖泥塘的过程和情感变...

数一数教案

数一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准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10各数。 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能够用符号(=、...

班会教案

班会教案

《[班会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背景 近期班级内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现象,如纪律松散、同学关系不和谐等],为了加强班级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特召开此次班会。 班会目的 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促进同...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上文归纳、反思与评价。 熟练运用各种科学探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解决实际科学问题。 掌握常见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