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民俗活动——舞龙灯 春节一到,我们村最热闹的事儿莫过于舞龙灯了,那天傍晚,夕阳刚给天空染上几抹橘红,村口的大榕树下就聚满了人,老人们搬着竹凳早早占好位置,孩子们像小麻雀似的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手里举着糖葫芦和棉花糖,忽然,一阵铿锵的锣鼓声由远及近,只见一条金灿灿的“巨龙”腾空而起,它浑身鳞片闪着光,眼睛瞪得圆溜溜的,龙须随风飘动,仿佛真的要飞上天去!
舞龙队的叔叔们穿着统一的红色衣裳,有的举着龙头左右摆动,有的拽着龙身上下翻腾,他们配合默契,时而让龙盘旋成圈,时而让它直冲云霄,引得观众阵阵喝彩,我跟着队伍跑了半条街,发现每户人家门口都摆着两盘橘子和一个红包——这是迎接祥龙进宅的习俗,当龙头冲进我家院子时,爷爷赶紧点燃一串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中,全家人都笑得合不拢嘴,妈妈说:“这叫‘接福纳祥’,希望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二:传统美食——包饺子 北方过年必吃饺子,可南方也有自己的讲究,奶奶教我擀皮时总念叨:“中间厚,边上薄,煮出来才不容易破。”我学着把面团搓成长条,切成小块,用手掌压扁再转着擀,刚开始不是这里厚了就是那里漏了洞,但经过几次练习终于像模像样,馅料更是有门道:五花肉剁碎后混入白菜、香菇丁,撒上葱姜末和香油搅拌均匀,包的时候要捏出褶皱边,这样煮出来的饺子既美观又紧实。
除夕夜全家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爸爸负责调馅,妈妈和我负责包,弟弟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塞了个硬币进去,说是吃到的人会有好运,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大家笑着抢着碗里的“幸运饺”,咬开软糯的外皮,鲜美的汤汁瞬间充满口腔,那一刻我觉得连空气都是甜滋滋的,原来团圆的味道不只是食物本身,更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啊!
项目 | 内容描述 | 意义解析 |
---|---|---|
时间节点 | 腊月二十九至正月十五 | 象征辞旧迎新,祈福纳吉 |
主要动作 | 揉面、擀皮、调馅、包裹、下锅 | 传承手工技艺,凝聚家庭协作精神 |
特色元素 | 硬币(寓意财运)、形状各异的花边(代表创意) | 寄托美好愿望,展现个性表达 |
情感载体 | 长辈指导晚辈操作,共同完成美食制作 | 代际沟通桥梁,传递血脉温情 |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为什么舞龙灯时要放鞭炮?
A:放鞭炮最初是为了驱赶年兽传说中的怪兽,后来演变为庆祝仪式的一部分,响亮的声音能增添喜庆气氛,同时寓意“辞旧迎新”,用火光与声响吓退邪祟,迎来吉祥如意的新一年。
Q2:饺子里包硬币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吗?
A:这是中国北方常见的习俗,硬币代表“财源滚滚”,谁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就被认为会在新的一年里交好运、发大财,不过现在更多是作为一种游戏乐趣存在,让大家在用餐时多一份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